百姓平安心才平安,社区和谐区才和谐
日期: 2007-05-14
百姓平安心才平安,社区和谐区才和谐
——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关注平安建设
要深入开展“严打”整治,降低刑事发案率;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公共安全;要加强对“群租”现象的管理,保障居住安全;要加强交通管理,消减交通隐患;要规范理发店、歌舞厅的经营,打击色情交易;要加强犬类管理……在人代会上,如何进一步加强平安建设工作,打造“平安徐汇”,成为代表们的关心关注的话题。据统计,代表书面意见涉及平安建设问题共67件,占全体代表书面意见的35%,这也代表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为进一步促使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充分认识平安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平安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使平安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将我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情况列为监督重点,于4月29日第三次常委会会议上听取汇报,并计划下半年通过组织视察等方式进行跟踪监督。
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发言中指出,推进平安建设是应对日益复杂的治安稳定形势、为实现区的“十一五”规划和构建和谐城区提供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城区的基础工作,也是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顺应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必须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并形成长效机制,长抓不懈。
据了解,本年度我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总体目标为“一升一降”,即: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进一步提升,确保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刑事案件万人发案率要进一步下降,力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具体目标是完成1-3-5-10创建目标,即创建成1个安全安定的重点区域(将康办和领馆周边创建成安全安定的重点区域); 3个联建联创的示范区域(将徐家汇商城、漕河泾开发园区、铁路上海南站地区创建成联建联创的示范区域); 5个率先达标的市级平安社区(将天平、湖南、斜土、田林、康健创建成五个市级平安社区);完成10项平安建设实事项目。
当前我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1、市级平安社区的群众安全感指数达标有一定难度(零点公司调查评估标准需达80分以上);2、刑事案件立案数比较高(去年为7441件,列全市第四位),万人发案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去年全市为70.2,我区为72.0);3、条块及相关职能部门间的配合协作还不够紧密,前端管理衔接有疏漏等。
针对上述情况,我区将在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作如下努力:
一、加强宣传工作。围绕提升群众知晓率和防范意识,加大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针对宣传工作的薄弱环节,改进方法,继续发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开展经常性的平安建设宣传活动。
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发案率。有效推进平安建设实事项目,把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推进阶段性集中整治和建立日常性长效机制,力争做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开展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政法、综治工作人员开展平安建设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健全社会治安问题发现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健全治安信息管理员、综治网站通讯员队伍,并加强综治举报信息的调查、处理、回复力度以及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力度,有效保护和激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群策群力降低发案率;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进一步形成和完善社会评介、群众评议、条块互评的综合考核办法,层层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在年终考核中加大综治工作考核分的权重,对相关部门和街道(镇)兑现奖惩,保证平安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加强协作沟通,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的开展。健全社会治安分析评估通报制度,有效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衔接配合,形成“一家牵头、多方协同”和“发现一处问题,多方共同整治”的管理执法良性联动机制;努力拓展平安建设的工作领域,进一步形成徐家汇社区与商城、漕河泾社区与铁路上海南站、虹梅社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联建联创工作机制,完善预防犯罪体系建设,进一步探索综合治理工作向物业公司延伸的方法、途径,研究建立社区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三级管理网络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