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资料中心 > 往届人大常委会会刊 > 13届常委会第23次会议

关于上海市徐汇区贯彻《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的情况汇报

日期: 2005-07-21

 

关于上海市徐汇区

贯彻《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的情况汇报

——2005年7月21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  夏颖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第六条之规定,我受区政府委托,就徐汇区贯彻执行《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作如下汇报:

一、以建设现代化一流中心城区为目标,加快规划编制工作

(一)配合编制完成中心城分区规划和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

中心城分区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也是编制下一层次控编单元规划的基础。分区规划基本确定了中心城各区的功能定位、人口规模和建筑总量,明确了到2020年可持续发展的远期目标,提出控制人口规模的关键,在于控制住宅建筑总量。经过不断深化完善,徐汇分区规划已于2004年6月底编制完成。

同时,我区结合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理念,积极配合市规划局于2004年底编制完成24个控编单元规划,目前经市规划局批准的有徐家汇、田林、漕河泾、湖南、斜土、凌云、华泾7个社区14个控编单元规划。通过控编单元规划的编制,使各单元人口规模与建筑容量控制的目标得到了细化,并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功能,提升了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为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创造了条件。

(二)大力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2004年以来,我区结合重点地区和重点项目的建设,通过国际招投标,邀请美、英、德、日等国家的一流建筑规划事务所以及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徐家汇城市副中心地区、上海南站及周边地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枫林生命科学园区、黄浦江徐汇段沿线以及小闸镇等重点地区开展了规划功能咨询、城市设计及国际方案征集工作。通过引进“外智”,综合考虑研究解决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引进了先进理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其研究成果大部分已被采纳,编入控详规划中。截止目前,徐家汇、漕河泾社区、建设敏感区(徐汇)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田林社区控详、南站商务区建设导则、小闸镇地区城市设计导则基本编制完成;康健、长桥、凌云、华泾社区、枫林生命科学园区、黄浦江徐汇段滨江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正在推进中,计划2005年底前全面完成覆盖全区的控详规划编制任务。

徐家汇、漕河泾社区控详规划介绍(略)

(三)加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

为了把“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徐汇区与市规划局通力协作,完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衡山路一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并于2004年10月获市政府批准。按照“全面规划、整体保护、积极利用、依法严管”的原则,积极实施建业里保护利用试点,外高桥俱乐部项目顺利启动,并尝试采取专家评审的形式,审核重要路段建筑改造方案以加强风貌区管理,如长乐路、乌鲁木齐路西南侧的1035号办公楼的改造即采用该方式,龙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规划也基本编制完成。

(四)加强社区网格化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推进社区建设的网格化管理,一是整合利用原有的公共资源,二是科学规划、合理配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三是运用政府和市场运作方式,做好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置换和调整。目前作为网格化规划试点的湖南、田林和华泾镇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计划于07年前基本建成;其他社区正在积极落实规划设想,其中龙华行政中心已开工建设,康健三大中心已落实选址,同时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中山医院、南模中学、法院、公安局和工商局等公共设施项目的规划选址和用地协调等工作。

(五)其他规划工作稳步推进

推进“十一五”规划以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标准化菜场、文化、体育、卫生、邮政、水务等专业规划编制,围绕全区轨道交通建设组织编制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规划,做好宜山路、虹梅路交通枢纽、龙耀路越江方案、龙华、吴中路泵站、区域消防站、220KV宛平站项目等市政设施规划;此外还组织编制了虹桥路150号地块、“一地两管”地块、曹家宅地区、华泾关港工业园区、兰生地块等若干开发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二、以落实“双增双减”为抓手,依法开展规划管理工作

中心城实施“双增双减”方针,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徐汇区予以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对历史遗留项目,采用积极稳妥、协商处理的办法,努力降低建筑总量。徐汇区被列入历史遗留项目32件,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情况,细致耐心与开发商和周边居民沟通协调,对方案进行多次优化调整。如位于淮海中路、襄阳路口的嘉华中心,原方案建筑高度超过180米,经与香港嘉华集团多次协商,妥善地将建筑高度降至156米,以此提高居民的可接受度。经统筹协调,历史遗留项目“双增双减”工作基本上平稳完成,核减建筑面积49.73万平方米,平均降幅14.2%,其中容积率降幅超过18%的项目有8个。

(二)对新批项目,坚决按规划以及新修改的《技术规定》严格执行,杜绝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切实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在审批“一书两证”的过程中,实施建设项目公示制度,做到审批前充分听取周边居民的意见,优化完善规划建设方案。2004年至今我区共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6件,建筑面积72.2万平方米。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3件,用地面积104.7万平方米。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45件,建筑面积232.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38.9万平方米,占总量的56.9%,商办52.2万平方米, 占总量的22.4%。

(三)推进配套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基地建设。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个1000万”的目标,对区域内居住用地进行梳理,从现有规划居住用地范围内,统筹协调,确定配套商品房用地规模,并结合“一地两管”区域农民的安置,落实了东方龙、新造屋配套商品房用地选址。

(四)大力推进城市雕塑建设。贯彻“为民所爱、为我所用、为境所融”的工作方针,完成我区179座城市雕塑现状普查工作和徐家汇公园“希望之泉”雕塑的协调落实工作,配合市规划局组织召开了全市雕塑工作推进会,计划年内完成20座城市雕塑建设任务。

(五)建管并重,强化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规划管理检查重点,已从对违章搭建的检查转到对规划执行情况、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划落地的检查。建立建设项目巡视检查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批后的全过程管理,全面掌握所辖区域内的各类建设活动,认真监控新建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发现、坚决制止违法建设。如对“名仕苑”二期住宅甲座建筑面积超许可证批准面积173平方米的违法行为,依据《条例》做出了超面积按市场价2281839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对好饰家建材园艺公司未经批准擅自搭建410平方米临时商辅做出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2004年至今完成开工复验171件,面积112.6万平方米;竣工验收123件,面积137.2万平方米;处理各类违法建设18件,罚款603.6万元。

区查违办以创建文明城区和市环保模范城区为契机,进一步改善我区的市容环境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重点推进“小闸镇高压线走廊下的违法建筑”、建国西路613弄、陕西南路186弄和茶陵路105弄的违章整治工作,其中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茶陵路105弄、凯翔小区的违章搭建问题,已列入2005年拆违计划,目前茶陵路105弄拆违基本完成,拆除违法建筑63间791平方米,较大改善了地区环境;凯翔小区的整治,目前正积极协调空军房管局驻上海办事处,逐步推进整治工作。同时,为加大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新建违法建筑的查处力度,于2005年6月新组建了一支巡查综合执法队伍,不到1个月时间,即对高安路9弄3号、延庆路51弄26号违章建筑依法进行了查处,工作成效明显。根据保护标准启动培福里、纪家花园拆违工程,对老弄堂和庭院进行全面整修。

2004年至今全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067间、计13万平方米。

三、加强规划宣传,推进政务公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主动接受人大代表、市民、新闻媒体等方面的监督

一是在编制分区规划、控编单元规划、重点地区规划等过程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参加,听取意见和建议,坚持每季度向人大汇报规划编制进度情况,接受人大的监督。我们把代表提出的23件意见和建议的处理与编制控详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落实,其中有2件已经解决(涉及规划信息公开),正在解决7件(主要涉及建设矛盾、公建配套和拆违),列入规划解决6件(主要涉及社区“五大”中心建设、重大市政工程沿线规划和增加机动车停车场地解决停车难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对留作参考的8件意见和建议(主要涉及旧区改造和建立观象台博物馆等社会公益问题),我们也明确了内容和落实的时间节点。在此衷心感谢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代表对规划的关心、参与和支持!二是聘请社会相关方面的代表,作为政风行风(政务公开)社会监督员,随时进行监督。三是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实行办理工作领导负责制,领导每人承包1-2件办理有较大难度的问题,以点带面,推动面上的办理工作。2004年收到各类来信692件,其中查办件158件,同比下降18%,接待来访137批次568人,同比批次上升38%,人数上升24%,其中集访38批次413人,办结率达到99%;2005上半年收到各类来信257件,同比下降8%,其中查办件49件,同比下降29%,接待来访47批次261人,同比批次下降26%,人数上升54%,其中集访16批次205人,办结率为91%,信访主要集中两大问题:建设项目周边矛盾与违法搭建的整治,我们力争从源头上把关,减少和缓解矛盾,确保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明华苑、护理学院、上影广场、日晖新城等一大批疑难信访问题处理。

(二)规划法制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

创造规划管理工作良性互动模式,通过徐汇报、网站、宣传册、公共场所设点咨询、走访基层等形式主动宣传规划,丰富规划信息公开内容,扩大规划信息公开覆盖范围,向社会告知规划,让市民了解、理解、支持规划,也使城市规划编制更加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自2004年5月1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以来,通过徐汇规划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7条,各类报道信息549条,95条依申请的公开信息、各类咨询460件均及时准确得到答复。结合《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技术规定》的修正,组织了规划法规研讨班;2004年12月、2005年6月分别在徐家汇公园、港汇广场组织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宣传和“城市规划—为了明天更美好,暨促进政风建设”主题规划宣传日活动,2005年7月9日分3个小组在襄阳公园、龙华烈士陵园和西南文化中心设点开展规划宣传工作。

(三)加强政风建设,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以《行政许可法》实施为契机,优化工作流程,继续推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业务管理A、B角制,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办事拖拉,积极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规划信息共享平台, 满足社会对规划信息需求,增强了规划工作的透明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贯彻执行《规划条例》中存在的问题

审视规划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亟待改进提高的薄弱环节。主要有:

(一)规划依法管理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应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 加强规划政策与管理的研究,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日照、间距、拆违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各专业规划以及现有各层次规划的衔接,重点要对交通规划、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作深入分析; “双增双减” 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和推进的艰巨任务,工作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我们要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双增双减”和规划条例的宣传和引导, 加强规划监管和执法力度。

(二)规划落地的执行合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从现状看,规划与落地、落地与实施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各系统的资源如何整合、各部门的利益如何平衡、在具体实施中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以及建成使用管理中如何保证公共设施的公共属性问题。沿江规划与机场定位、油库布局问题、沿江公共活动带开发建设与沿江码头搬迁、外环绿带建设与搅拌站选址等都需要与市区有关部门进一步协调沟通形成合力,因此条块资源整合的机制还需要不断完善。

(三)规划宣传和公众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规划的公开和公众参与程度还不高,政风行风建设水平离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还需要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主动宣传规划,引导公众参与规划,增加规划透明度。

(四)规划干部队伍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规划干部队伍的素质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规划管理的标准、与广大市民的期望、与公共政府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规划干部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勤政廉洁、业务精干的规划干部队伍。

五、下一阶段工作设想

遵循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科教兴市”战略,以深化完善管理机制为抓手,全力以赴,抓好市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和落实,全面完成2005年工作。

(一)继续加大规划编制和研究力度

1、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完成覆盖全区的控详规划编制、报批,配合完成徐汇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重要地区的城市设计,着力推进六大功能区域的功能开发和建设。

加快推动虹桥路88号、建业里等重点项目启动。

加大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规划保护力度,切实做好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推动外高桥项目、淮海路-襄阳路项目。

推进南站周边商务区的开发建设。

落实滨江地区高级居住、文化、旅游等规划功能的目标,配合做好百汇花苑、东航金叶苑、阳光水景城等项目建设准备工作以及兆丰路地块、滨江绿化带的启动。

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工作,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新建项目的公建配套设施,同时做好原有公建配套设施的调整和整合工作,完善与居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公共事务受理中心、警务中心、保障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体系。

3、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继续做好城市综合交通、现代服务业发展、地下空间等规划的编制,加强其他行业系统规划和专业系统规划的编制协调工作,提升现代服务业品质、完善公共环境建设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构建和谐社会。

(二)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1、抓好批前、批中、批后三个重要环节的管理,坚持“双增双减”的原则,综合平衡、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加强对系统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破解难题,突破瓶颈,为科学决策提供规划依据。

2、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促进信访工作与规划管理良性互动。

3、进一步加强规划的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规划意识和法制意识。

4、主动接受人大等各方面对规划工作的监督,并加强规划宣传,进一步提高城区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三)不断提高规划干部的综合素质

积极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严格干部队伍管理,不断提高规划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引进、培养、交流相结合,不断提高规划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各位委员,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徐汇区规划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力争以一流的规划成绩,向全区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工作答卷,力争以一流的规划工作,为徐汇区创建国际大都市现代化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