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资料中心 > 往届人大常委会会刊 > 13届常委会第14次会议

徐汇区2003年财政决算和2004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04-08-11

 

徐汇区2003年财政决算和

2004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04年8月11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局长  黄玮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对本区2003年财政决算和2004年1-6月份的预算执行情况作如下报告,请各位常委审议。

 

2003年财政决算情况

 

2003年是徐汇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区域经济克服了非典疫情、持续高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区级财政收入的增幅已连续三年超过30%,在新世纪头三年取得了翻一番的好成绩;区级财政支出围绕建设公共政府的目标,注重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一)收入总计358,803.99万元:

1、区级财政收入318,660.45万元;

2、体制结算净收入37,354.23万元;

3、调入资金2,789.31万元。

(二)支出总计358,489.41万元:

1、区级财政支出330,748.91万元;

2、净上解支出15,240.50万元;

3、华泾镇财力结算支出12,500万元。

根据以上决算结果,2003年财政收支相抵,结余314.58万元。

 

2004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2004年1-6月份我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势头,区级财政收入完成数在九个中心城区中位列第二;区级财政支出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1-6月份区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04年1-6月份完成区级财政收入207,795.2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8,432.43万元,增长30.39%,完成年度预算366,400万元的56.71%,高于时间进度6.71个百分点。

(一)主要税种完成情况。

在上半年区域经济平稳增长和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的推动下,我区各主要税种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1、流转类税收:营业税、增值税增幅稳健。

1-6月份营业税完成86,969.2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693.48万元,增长25.54%。营业税完成总量和增量分别占到区级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量的41.85%和36.53%,继续保持区级财政收入的领头羊位置。1-6月份增值税完成17,246.2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212.50万元,增长22.89%,其稳健的增长势头抵消了今年起实施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我区增值税收入的负面影响,1-6月份我区增值税出口退税额为297.96万元。上半年流转类税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区域经济总量的有效扩张,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持续上升为营业税、增值税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所得类税收:企业所得税增势强劲、涉外企业所得税总量领先、个人所得税保持稳定。

1-6月份企业所得税完成13,975.0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276.05万元,增长60.65%,得益于区域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我区内资企业效益整体攀升,拉动企业所得税实现高速增长。涉外企业所得税完成7,438.4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89.14万元,增长20.96%,涉外企业所得税完成总量在中心城区中高居榜首。个人所得税完成15,959.9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7.43万元,增长0.68%,由于去年5月底个人购房退税政策结束,去年上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入库相对集中,今年1-6月份个人所得税收入因同期基数较高而基本持平。

3、其他税收:房产税增长潜力可观、契税持续成长空间拓展。

1-6月份房产税完成14,700.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314.63万元,增长41.54%,随着我区楼宇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商务楼容量的不断扩充,进一步丰富了我区房产税税源。契税收入共入库35,461.79万元,一方面,一、二、三级市场的全面繁荣合力推动了契税收入屡创新高,尤其在我区二级市场受宏观政策、土地资源等因素制约的背景下,三级市场契税收入所占份额的不断提高,为我区契税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创造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自去年5月份契税收入市区分享改革后,市级下沉部分的契税征收权进一步拓宽了我区契税税源。

(二)主要产业税收完成情况(此段数据均含中央税)。

上半年,我区各主要产业税收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内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区的后续财源。

1、商业税收龙头地位再显。

1-6月份,商业完成税收68,422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16,045万元,增长30.63%,累计完成数和增量均居各行业之首。由于去年同期受“非典”影响,商业税收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在逐步升温的消费需求拉动下,我区各主要商业板块均衡发展,合力推动了商业税收的攀升,并且自2003年房地产业以43.10%的高增幅取代商业成为我区第一大支柱税源后,商业税收在总量上再度超越房地产业,重登税收龙头位置。主要收入亮点表现为支柱企业的总量贡献和新办企业的增量推动,如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上半年入库税收达9,286万元,而2003年新增企业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半年入库税收较去年同期增加4,225万元。

2、房地产业税收增幅趋缓。

1-6月份,房地产业完成税收61,581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15,102万元,增长32.49%。上半年我区房地产业税收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了29个百分点。整体来看,我区房地产业税收增势趋缓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包括再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有资本金率等措施的相继出台,对于我区房地产投资规模增长有所抑制;二是土地资源稀缺性的制约,我区新增房供应量持续放缓,房地产业增量扩张对税收增长的支撑力度呈弱化趋势。

3、现代服务业税收增幅回落。

1-6月份,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41,494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6,194万元,增长17.55%。受外部市场环境、产业发展周期及内部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在经历前两年高速增长后,上半年我区现代服务业税收虽整体保持一定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其中,计算机服务业税收增幅为3.94%,商务服务业税收增幅为16.94%,按可比口径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59.06和40.06个百分点。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规划效应和发展楼宇经济政策效应的不断显现,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外延和内涵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发展潜力值得关注。

二、1-6月份区级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04年1-6月份完成区级财政支出183,934.3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2,463.48万元,增长51.42%,完成年度预算373,200万元的49.29%。

(一)建设发展支出。

1、1-6月份基本建设支出44,115.00万元,完成预算43.42%。上半年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确保区内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主要项目包括:安排公共设施建设准备金20,000万元,市政建设还本付息资金10,000万元,区土发公司土地储备10,000万元,汇师小学动拆迁资金1,300万元,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资金1,100万元,市政道路、绿化环境等建设经费924.01万元。

2、1-6月份企业挖潜改造资金18,050万元,完成预算56.06%。为规范财政政策的补贴方式,今年起根据政策导向,将原“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调整为“科技发展资金”、“产业结构调整资金”、“城市可持续发展资金”和“扶强增效资金”四项分别核算。上半年,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注重增强对区域经济的调控作用,重点投向了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聚焦,安排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4,300万元、扶强增效专项资金2,300万元、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资金7,000万元,重点支持我区广告、律师等中介服务业发展、促进“烂尾楼”工程复建。二是进一步向科技产业倾斜,安排科技发展专项资金2,400万元、科技创新资金250万元、财政贴息资金900万元,主要用于鼓励高新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导向性企业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园区和高校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三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安排改制资金900万元,主要用于我区国企改制中下岗人员安置,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行政事业单位支出。

1-6月份行政事业单位支出75,960.41万元,完成预算50.98%。

1、1-6月份经常性经费支出54,346.21万元。其中:

1)1-6月份教育支出28,546.38万元,完成预算50.73%,全部为教育事业费支出。除教育法定增长引起的支出增加外,上半年主要安排了“校校通”中心机房升级和田林三小大修的可行性研究经费等。

2)1-6月份医疗卫生支出4,032.33万元,完成预算51.00%,其中,卫生事业费3,659.43万元,完成预算53.70%。上半年医疗卫生支出增长的原因除卫生法定增长引起的支出增加外,主要是区医保办业务经费自今年起由财政全额保障。

3)1-6月份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5,398.73万元,完成预算47.48%,支出进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再就业政策运作良好,享受低保、粮油卡人数下降,支出相应减少,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673.8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44%。

4)1-6月份公检法司支出17,099.76万元,完成预算57.26%,自今年起对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的执收执罚收入实行收支脱钩,公共安全支出财政全额保障到位。其他部门事业费3,307.50万元,完成预算59.25%;城市维护费7,928.51万元,完成预算62.03%,支出偏快的主要原因是根据单位业务需要,相应加快了上半年的支出进度。

5)1-6月份文化广播事业费1,764.06万元,完成预算54.78%;科学支出177.01万元,完成预算50.43%,基本符合支出的时间进度,没有特殊因素。

2、1-6月份专项经费支出2,575.58万元,重点投向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主要用于:一是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安排区工商分局金管工程升级改造费101.89万元、区公安分局重要街面联网费111.23万元、区妇联百万家庭网上行91.60万元、区规划局网络化办公系统39.40万元等。二是深化公共规划的编制,安排衡山路—复兴路历史风貌保护区设计费108.5万元,上海黄浦江两岸南延伸段地区C单元功能规划咨询费19.28万元,枫林生命科学园区课题服务费45万元。三是加强政府凝聚力和公务员能力建设,安排公务员健身经费53.53万元,干部出国考察、年轻干部MPA、“两个条例”学习班等培训经费159.62万元。四是增强服务政府、绩效政府的理念,安排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资金95.61万元,以解决支内(疆)退休回沪定居人员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以外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安排信访专项资金150万元、政法委社工经费130万元、绩效评估办公室工作经费153.86万元等,支持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其他支出。

1-6月份其他支出45,808.93万元,完成预算57.84%。主要包括:一是安排街道经费32,121.03万元,主要用于各街道2003年财力清算、2004年财力预返和经常经费;二是安排办案补助费和行政性收费拨款3,951.18万元,因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执收执罚收入收支脱钩,办案补助费和行政性收费拨款支出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三是安排征收经费及手续费、社保储备金、住房改革支出、援边帮扶资金、三峡移民安置费等共9,736.72万元。

三、以科学的发展观和高起点的管理理念,创新理财机制。

今年上半年,区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通过明确发展战略、注重工作细节、确保措施执行,较好地完成了财政收支预算,为全面并超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和任务奠定了基础。

下半年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正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正视中央宏观调控措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增强忧患和开拓意识,通过创新体制改善发展环境,通过搞活机制增强发展动力,通过政策引逼激发发展活力。同时,积极转变理财观念和方法,进一步从闭门理财转向透明理财、从一家理财转向协同理财、从被动买单转向主动买单,切实提升财政管理能级。

1、财政政策重聚焦,将适应新的财税体制改革和促进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通过加强收入的结构性、比较性、规律性和趋势性分析,审时度势,及时配套财政政策,以推动我区经济发展从资源型向智能型转变,培育后续财源。通过研究财税体制改革和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区的影响,趋利避害,及时制定相应对策,以把握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把握新阶段产业间互动融合的关系。通过更为集中的政策导向和更为有效的扶持方式,将财政政策的制定与我区重点板块、重点区域的建设相结合,与区的国资改革、外资引进相结合。通过建立政策落地的宣传、反馈和评估机制,将政策制定的前评估与政策落实的后评估相结合,不断激活老政策、完善新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市区政策资源的作用。尤其要落实好楼宇经济发展政策和“11863”体制配套政策,切实推进高端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我区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2、部门预算重实效,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预算执行的有效性相结合。

将部门预算作为下半年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继续深入推进。在进一步完善编审程序、拓展协同理财的基础上,将管理重心放到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制衡机制上来,通过预算编制质量的提高切实促进预算执行情况的好转,增强公共政府建设的预见性。一是研究建立符合区情实际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性、基础性、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投入。二是通过预算调整程序的完善,衔接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实行全口径的部门预算管理。三是紧紧依靠协同理财,科学细化预算定额,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下半年在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将选择1-2个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询证,还将邀请人大、政协代表实地勘察重大项目,进一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民主性和公正性。

3、绩效评估重创新,将程序框架的搭建与指标体系的构建相结合。

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以对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判断。一方面,设计比较完整和可操作的绩效评价程序,选择比较科学并切实易行的绩效评价方法,明确不同类型项目在各个环节上的评估主体、评估手段和评估内容。另一方面,根据支出项目的不同情况制定绩效评价的分类指标体系和考评标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将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将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估和预算执行情况网上公布相结合,合理、准确地反映政府投入的实际绩效。同时,在项目的选择上,注重以点带面、分类实施;在结果的应用上,注重奖优罚劣、分类管理。

4、支出管理重推进,将系统推进改革举措和重点解决难点问题相结合。

通过研究我区公共财政框架的目标管理模式,努力实现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和预算信用等级评定等多项管理举措间的充分融合和有效配称,系统推进和协调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同时,将阳光账户、收缴分离、收支脱钩等工作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建设等有机结合,逐步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公共财政权力运行机制。在整体推进的同时,明确攻破重点。政府采购工作将重点理顺和衔接好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机制;会计委派工作将重点研究和解决建委养护定额、教育支出结构和公共卫生投向等问题。

5、街道管理重效率,将街道财力的增长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相结合。

以楼宇经济等政策的出台为契机,继续调整和优化街道财力体制,争取通过2个鼓励,提高2个比例,即:通过鼓励街道共同做大增量、鼓励街道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街道的税收收入占我区财政收入的比重、以及街道的返还财力占我区区级财力的比重,大力拓展街道财源。同时,稳步构建街道准公共财政框架,通过对街道招商成本的评估,引导街道建立较为合理的招商秩序;通过加强部门预算的源头管理,引导街道管好、用好财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