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资料中心 > 往届人大常委会会刊 > 13届常委会第4、5次会议

上海市徐汇区2002年财政决算和2003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03-09-05

 

上海市徐汇区2002年财政决算和

2003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徐汇区财政局局长  黄玮

——2003年8月27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对本区2002年财政决算和2003年1-6月份的预算执行情况作如下报告,请各位常委审议。

2002年财政决算情况

2002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的重要之年,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断趋好的情况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区上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区级财政收入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增长幅度和增收金额再创近年来新高。财政支出继续围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总体要求,注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了财政运行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收入总计273,759.98万元:

1、区级财政收入240,050.30万元;

2、2001年转移支付净转入598.16万元;

3、体制结算净收入32,638.99万元;

4、调入资金472.53万元。

(二)支出总计269,001.49万元:

1、区级财政支出253,997.56万元;

2、净上解支出5,003.93万元;

3、华泾镇财力结算支出10,000万元。

根据以上决算结果,2002年财政收支相抵,结余4,758.49万元,扣除增设预算周转金4,500万元,实际结余258.49万元。

2003年1-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

2003年1-6月份我区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良好,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区级财政收入完成数在九个中心城区中位列第二,区级财政支出注重优化结构与提高效益并举。

一、1-6月份区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03年1-6月份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59,362.85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38,931.82万元,增长32.33%,完成年度预算263,300万元的60.53%,高于时间进度10.53个百分点。

(一)主要税种完成情况。

“非典”虽在短期内对区域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使各主体税种增势有所抑制,但就上半年总体情况看,我区各主体税种仍呈整体攀升态势,形成以营业税为主体,所得税、增值税和其他税种合力拉动的局面。

1、营业税成为拉动区级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

1-6月份营业税完成69,276.5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311.22万元,增长35.93%,完成预算60.14%。营业税完成总量和增量分别占到区级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量的43.47%和47.03%,其强劲增势主要得益于受“非典”影响较小的建筑业、信息传输业和计算机服务业。

2、个人所得税增长潜力可观。              

1-6月份三项所得税共完成30,711.96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10,342.78万元,增长50.78%。其中,企业所得税完成8,710.13万元,可比口径增长18.43%,完成预算50.64%;个人所得税完成15,852.51万元,可比口径增长68.73%,完成预算59.60%;涉外企业所得税完成6,149.32万元,可比口径增长69.90%,完成预算61.49%。个人所得税完成数超过企业所得税和涉外企业所得税之和,在区级财政收入中的主力地位日益凸现,并有着持续增长的潜力和空间。

3、增值税增长速度稳健。

1-6月份增值税完成14,033.7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07.19万元,增长22.82%,完成预算58.47%,完成绝对数和增幅在九个中心城区中均列第二。随着我区工业产业战略性调整的初步见效,工业企业的增长潜能逐渐被激活,推动增值税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主要产业税收完成情况(此段数据均含中央税)。

尽管面临“非典”的突发性冲击,但由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初见成效,经济抗波动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上半年我区主要行业均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呈现出勃勃向上的生机。

1、房地产业:在内部结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1-6月份房地产业实现税收60,448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23,251万元,增长62.51%,无论是完成总量,还是增收金额,在各行业中均居首位。“非典”疫情并未阻止我区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的势头,在不断趋好的市场预期下,我区房地产市场实现了结构性调整,购房目的逐渐由个人消费向商务、投资领域拓展,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度进一步提高。

2、商业:在捕捉消费热点中拓展增长空间。

1-6月份商业实现税收57,060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7,352万元,增长14.79%。尽管受“非典”影响增势暂时放缓,但上半年商业收入的整体形势仍较好。尤其是医药保健产品和消毒卫生用品等新兴消费热点的形成为我区相关销售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上半年,仅黄金搭档和安利日用品的税收完成数就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182万元和533万元。

3、现代服务业:在延伸服务领域中释放发展潜能。

1-6月份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31,032万元,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11,481万元,增长58.72%。随着我区现代服务业产业簇群的初具雏形,产业规模优势逐渐显现。一方面,商务服务业后劲十足,其中尤以企业管理机构、投资中介、法律服务、广告业和专业咨询业为主要增长点;另一方面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前景看好,其服务领域的外延和内涵正不断拓展。

4、科技业:在集聚政策能量中寻求跨越式发展。

1-6月份科技业实现税收4,179万元,还原为同口径数据,实际完成10,221万元,同口径较去年同期增加2,200万元,增长27.42%。其中,师大科技开发总公司、中国海诚工程科技公司等企业增收较多。经过几年来我区对科技产业的合理规划与政策聚焦,科技企业蕴含的能量正逐步释放,后发优势明显。

二、1-6月份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2003年1-6月份完成区级财政支出121,470.8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4,864.61万元,增长13.94%,完成年度预算283,200万元的42.89%。上半年支出进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我区在九个中心城区中率先成立了国库收付中心,扩大了政府采购的直接支付范围,并将大额支出纳入直接支付,财政支出的时间节点由原来拨付给单位推延至拨付供应商,故支出进度有所延后。二是根据依法理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支出审核的绩效性、支出管理的科学性和支出列支的规范性,故部分支出同比有所下降。

(一)建设发展支出。

1、1-6月份基本建设支出15,766.92万元,完成预算27.92%。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对重大市政建设项目的直接投资较少,安排的徐家汇公园三期动迁资金3,734.21万元、铁路上海南站建设资金1,000万元和银都路建设资金186.02万元都是去年项目的尾款。上半年我区对行政事业单位基建设施的投入主要向两个方面倾斜,一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安排区府信息化建设及软件正版化经费360.50万元;二是逐步改善办公环境,安排区技监局、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凌云街道办公用房的参建、置换经费370万元。另外,安排市政建设项目还本付息资金10,000万元,确保政府的偿债能力;安排各机关购车经费116.19元,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1-6月份企业挖潜改造资金16,473万元,完成预算42.65%。支出进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为推动龙华旅游城的市场化运作,适当降低了其财政贴息比例。上半年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的使用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设立重点明确,进一步向科技企业聚焦,安排了科技创新资金173万元、软件基地发展资金400万元;二是财政贴息资金的运作导向明显,共充实900万元,重点加强了对以中介服务、信息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三是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的安排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支出需要列支了15,000万元。

(二)行政事业单位支出。

1-6月份行政事业单位支出56,214.02万元,完成预算47.76%。

1、1-6月份经常性经费支出54,346.21万元。其中:

1)1-6月份教育事业费支出22,207.47万元,完成预算46.61%。其中安排“非典”专项404万元,用于学校消毒等“抗非”工作。

2)1-6月份卫生事业费支出3,541.15万元,完成预算59.06%。进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为保障卫生系统控制“非典”疫情的必要开支加快了拨款进度。

3)1-6月份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5,237.03万元,完成预算47.40%。上半年我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对象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27人次,标准从去年同期的280元/月提高到290元/月,故上半年最低生活保障线支出相应增加到2,858万元。

4)1-6月份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1,236.86万元,完成预算51.67%;科学支出103.50万元,完成预算47.92%;其他部门的事业费支出1,859.51万元,完成预算47.34%;行政管理费支出4,376.57万元,完成预算55.53%;公检法司支出10,209.28万元,完成预算57.58%;城市维护费支出5,538.24万元,完成预算49.55%,基本符合支出的时间进度,没有特殊因素。

2、1-6月份专项支出1,867.81万元,重点用于推动我区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保证公共政府优质高效运转。一是安排城市维护费专项398.54万元,其中用于绿化局创建国家园林城区绿化调整补贴200万元。二是安排文体、科学等专项539.05万元,主要用于充实各类社会事业专项资金,包括竞技体育专项资金150万元、全民健身发展资金75万元、文化发展资金120万元。三是安排行政管理、公检法司专项669.54万元,主要用于离休干部住房解困补贴104万元,党代会会议经费85万元,“WTO与徐家汇研讨会”会议经费79万元,政府机关购置电脑、打印机等信息化办公设备76万元。

(三)其他支出。

1-6月份其他支出33,016.91万元,完成预算52.91%。一是积极应对“非典”疫情,设立“非典”防治专项资金2,000万元,专项用于我区卫生系统的“防非”开支及市政府“抗非”政策的兑现支出,努力降低“非典”的不利影响,保障受损行业的再生产能力。二是安排街道经费17,849.73万元,主要用于各街道2002年财力清算、2003年财力预返和经常经费。三是随着法院诉讼费及物价、科技等部门的收费收入进一步纳入预算管理范围,行政性收费拨款相应增加到3,188.57万元。四是安排征收经费及手续费4,748.30万元;安排办案补助费、援边帮扶资金、精神文明资金、教师奖励金等5,230.31万元。

三、立足公共财政,创新管理机制。

今年上半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我区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体现了“能快则快”、“有质有效”的发展原则。随着“非典”疫情的有效控制,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正逐步释放,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望全面完成人代会的各项预算指标。

下半年我们仍要保持清醒头脑,一方面要认真审视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对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潜在影响,抓好征管工作,努力应收尽收;另一方面要仔细研究区域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财政支出的潜在风险,以建设优质高效的公共政府为立足点,全面推进公共财政的各项工作,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相匹配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

研究制定财政政策,趋利避害,促进“后非典”时期区域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和战略性提升。一是调整财政资金投向,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推进信息化战略。二是借助财政政策杠杆,降低相对商务成本,提高我区商务成本竞争力。三是突出产业政策导向,把握“后非典”时期新兴消费热点,引导生物医药、汽车配套等产业实现结构转型。四是通过组建区国有控股担保公司、充实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代偿金、增设区外贸出口专项贷款信用担保代偿金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突破“融资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

2、坚持公共财政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原则,降低政务成本。

在全面测算的基础上,将政务成本的降低与公用经费定额的科学核定和专项分类标准的制定完善相结合;与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相结合;与市场化管理理念的引进和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相结合。通过财政支出的“进”“退”调整,充分发挥政府财力的配置效能,降低公共政府的政务成本,推动公共政府的建设。

3、坚持管理模式创新与行政效能提高相配合的原则,成立收付中心。

成立国库收付中心,全面扩大财政直接支付范围。工资直接支付进一步推向教育系统二级预算单位和部分差额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直接支付进一步向街道拓展,并逐步扩大工程项目的直拨范围;大额支出直接支付在除街道外的各预算单位的购买性支出中推开,并逐步涵盖大额专项资金等转移性支出。

4、坚持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协同理财的原则,实施会计委派。

在探索中实践,做好对教育、卫生、建委三个系统的会计委派工作。通过财政融合化的指导与监督,最大限度地发挥主管部门的管理能量,更好地处理依法理财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辨证关系,提高公共理财水平。

5、坚持公共产品提供与公共效益水平相匹配的原则,开展绩效评估。

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实施以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取向的绩效管理,逐步建立包括立法机关、监督部门、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在内的相互制约的监督体系。同时,探索对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投资效益。

6、坚持严格预算约束与严肃依法理财相结合的原则,硬化部门预算。

一是提早着手,8月初布置,经过“二上一下”,年内全部编制完毕,全面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二是对重大项目启动评审小组评估和人大、政协参与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增强公共支出的透明度;三是引入绩效概念,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财政支出效益。

7、坚持全区招商能量与街镇经济发展相促进的原则,下放街镇财力。

以壮大全区的经济总量、实现重心下移为目标,从体制和机制上进一步研究扶持街镇经济发展的政策,通过建立高效、灵活、有序的招商新格局,提高街道税收占区级财政收入的比重。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