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常委会会刊 > 15届常委会第37次会议

关于徐汇区打造黄道婆文化品牌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16-09-23

 

关于徐汇区打造黄道婆文化品牌情况的报告

——在2016824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

徐汇区文化局局长  李明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的委托,就我区近年来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的保护、传承,积极建设黄道婆文化品牌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近几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1、完善保障措施,建立传承体系。

2006年成立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华泾镇政府负责保护计划组织实施,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徐汇区文化局负责管理、监督,由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负责业务指导,从而形成了项目保护网络,确保工作的有效衔接和全面铺开,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该项目的保护工作。

2006年,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6月华泾镇的康新琴老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经过培养发展,至2015年,形成了国家级传承人1人、上海市级传承人2人、徐汇区级传承人3人的三级阶梯传承队伍。并发展了黄道婆纪念馆、紫阳中学、园南中学等三处技艺传承基地。

尤其是几年来我区重点打造的传承基地——园南中学。学校立足于棉纺文化的建设,在保护和传承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区域资源,拓宽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将原来单纯的技艺传承发展为常态化的、独具特色的系列课程和文化活动。通过学校老师的努力,不仅有关于黄道婆的语文课、历史课,还开设了《衣被天下——黄道婆》、《展示纺车技艺,传承棉纺文化》等拓展型课程。

2012年、2014年,园南中学两次承办了全市的非遗进校园的现场工作会。2014年,学校投入数十万元,在校园内筹建了黄道婆陈列室,作为学生社团活动、探究性学习的场所,更是吸引周边小学生进校参观,同时全年免费向社会开放,充分发挥陈列室的深层辐射作用。2014年,园南中学被市教委评为首批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

2、加强文化研究,弘扬非遗文化。

一是筹建黄道婆纪念馆。黄道婆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其逝世后,乌泥泾家乡人民为她所建的墓地,约在明清之际荒废。1957年,由上海县人民政府拨款重建。1959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黄道婆墓被徐汇区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3月由徐汇区文化局和华泾镇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建造黄道婆纪念馆,20033月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由华泾镇人民政府管理。纪念馆位于华泾镇徐梅路700号,黄道婆墓东侧,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常年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展厅面积300多平方米,内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等展品300余件以及各类反映黄道婆生平事迹的实物和图片。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二是组织专家学者,挖掘黄道婆文化。黄道婆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棉纺织技术革新家,是上海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长期以来,众多专家学者一直致力于黄道婆棉纺织技艺及其文化内涵、社会价值的挖掘与研究, 以追思其不绝的贡献。2006年,与东华大学合作,举办了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出版《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2年,共同举办了黄道婆与社区教育研讨会,并编写出版了社区教育读本《传承之路》。

三是通过编印相关书籍及视频影像资料加强宣传。2006年与上海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反映黄道婆生平事迹的专题片《黄道婆》和《被更乌泾名天下》;结合二期课改编辑印刷学生课外阅读教材《黄道婆》,发放至区域内的学校,在校园内开展学习黄道婆精神的教育活动;2008年文化局与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合作,编辑出版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2010年与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合作,拍摄了重点介绍国家级非遗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工艺流程暨历史文化的纪录片《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2015年,对国家级传承人康新琴进行了口述史料的采录整理和视频档案留存;并组织学者和画家编纂反映黄道婆、邹容在内的《华泾文脉》系列连环画,该书将于2016年底面世。

四是将黄道婆棉纺织技术艺术化,编排黄道婆元素的戏剧、舞蹈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如体现纺织手法技艺的棉纺操、棉纺舞和黄道婆特色主题服装秀。2009年,我区的上海徐汇燕萍京剧团创作,编排了原创京剧大戏《黄道婆传奇》,讲述了我国宋末元初著名女棉纺织革新家、发明家黄道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剧团团长、梅派青衣周燕萍在剧中扮演主要人物黄道婆。在京剧舞台上展现了一个既自强不息、为事业呕心沥血,又忠贞不渝、柔情若水的中国古代杰出女性形象。该剧获得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颁发的2010年《上海市新剧目评选展演新剧目奖》和2010年《上海市原创剧目贡献奖》。2013年,徐汇越剧团又打造了越剧新戏《黄道婆》,将这位平民纺织娘的形象再现于社区舞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投入,在技艺传承、校园宣传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方式、持续性研究力量不足及缺少有影响力的活动场馆设施等多方面因素,阻碍了黄道婆文化品牌的进一步发展,致使这一重要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宣传,开发不到位。

1、宣传覆盖面需要进一步扩大。

黄道婆是上海本土文化精神的杰出代表,在国内外专业人士中有着很高的评价和声誉。相关内容虽早已进入中学的历史课本与中国通史的专节,徐汇区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众多宣传、抢救、保护工作,因众多客观条件所限具有局限性,无法引起更大范围的关注。目前我们的重点是在区域内的中学,以乡土文化课程进行宣传教育,对于社会上的市民及小学阶段的学生缺少有效的宣传方式。不少居民不知道华泾镇就是黄道婆的故乡,黄道婆的墓地也在华泾镇,很多区内的小学生不知道黄道婆其人其事。

2、持续性研究力量不足。

自从2006年召开过一次国际性综合性的学术研讨会后,除了2012年举办过一次社区角度的小规模的学术探讨外,近年来没有举办过相关的学术研究。缺少了专家学者有针对性的出谋划策,也导致近年来黄道婆文化品牌的发展缓慢。

3、缺乏有影响力的场馆设施。

目前黄道婆项目主要是通过黄道婆纪念馆来进行宣传展示。现黄道婆纪念馆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当时建设布展的水平的限制,使拥有700多年历史的重要文化资源未得以充分的开发。一是场馆地址交通不便。黄道婆纪念馆位于外环线辅道边,较为偏僻,无公共交通资源,没有停车场,人流量非常少,年参观量仅1.5万余人次。二是场馆设施及布展方式陈旧。黄道婆纪念馆建成已有十多年,场馆设施已陈旧。黄道婆纪念馆的布展以实物和图片为主,开馆十年来基本没有改变,且实物也以近代的纺织品为主,展示手段较为单一,对游客来说没有吸引力,因此回头客非常少,基本以参观一次的游客为主。三是该场馆对于黄道婆文化系统的研究、开发、运营尚未形成体系,只有简单的陈列和介绍。由于上述原因,尽管区文化局和华泾镇对黄道婆文化尽力做好宣传推广,但仍然难以扩大影响,产生良好成效。

三、下一步打算和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黄道婆的故乡,探讨、学习黄道婆勤劳钻研、智慧创新、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我们贯彻落实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相关精神,也是加强本地区人民社区归属感、地区凝聚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对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打造文化先进区,创建文明示范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六个一进一步发掘打造黄道婆文化品牌。

1、出版一部连环画。

2015年文化局与华泾镇共同启动了《华泾文脉》系列连环画的工作,其中重点就是《黄道婆》,此书已经进入印刷出版的流程,即将于今年内面世。之后我们将利用这部黄道婆连环画进行宣传,如在华泾镇首届黄道婆旅游文化节闭幕式,开展签名售书活动,送书进学校、进社区,举办黄道婆连环画青少年读后感评比活动,进一步扩大黄道婆连环画在青少年中的宣传,努力使黄道婆连环画成为上海市各中小学的科普书籍,以此提升黄道婆项目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晓度。

2、拓展一个传承基地。

园南中学作为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项目的传承基地,一直致力于三锭纺车技艺的学习和传承,组建纺车班,编写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将原来单纯的技艺传承发展为常态化的、独具特色的系列课程和文化活动。为了能深化黄道婆棉纺文化项目的内涵,优化相关课程的建设,以便学生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项目,推进项目传承。学校计划将原来黄道婆陈列室进行拓展,使之成为一个融历史文化展示、课程教育培训、手工技艺体验为一体的多功能校园非遗文化传承基地,使之成为徐汇非遗进校园的典型。

文化局将会同教育局协助学校完成相关的设计及实物工具征集工作。

3、制作推出一部动画连续剧。

今年是黄道婆棉纺织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周年,徐汇区积极拓展黄道婆传承内容体系的建设,通过与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炫动传播等机构的合作,开发了包括动画连续剧、短幕皮影戏、主题连环画等内容产品,建立起了适合全龄推广多渠道传播的内容矩阵,为黄道婆技艺及精神在科创中心建设大背景下的社区及社会传播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其重点就是推出12集动画连续剧《中国巧姑娘——黄道婆》,该片是由华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联合SMG炫动传播、海南三亚电视台联合出品的,该项目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与广电总局的中国梦主题动画扶持计划,将于201610月份正式在全国主要少儿及卡通频道首播,这也是由徐汇华泾镇参与的首部黄道婆主题动画走向全国荧屏。该剧的播出将进一步提升徐汇华泾作为黄道婆故里的全国知名度,同时也为今后在青少年中开展黄道婆非遗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二次元表现形式和黄道婆科学精神的化学反应将进一步扩展她作为上海科学创新精神代表人物的历史地位。

作为动画的衍生内容以及深入社区进行互动传播的主要形式,华泾也将在动画片上映同时与炫动传播、洛枫文化一起同步推出黄道婆首部短幕皮影作品《巧儿创业记》,该作品将以黄道婆纪念馆及华泾社区、园南中学等传承基地为主要表演场所,通过老少咸宜的皮影戏方式讲述黄巧儿(剧中黄道婆名字)在乌泥泾地区推广革新织造技术,带领大伙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当时棉纺织业发展的故事。

4、办好一个黄道婆旅游文化节。

20169月计划与上海市旅游节活动相结合,举办首届华泾镇黄道婆旅游文化节。期间,文化局、华泾镇将邀请贵州黔东南丹寨等地多种棉纺、蜡染技艺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来沪,共同举办上海徐汇?贵州黔东南布艺交流展。并在徐汇区文化馆举办华泾百幅布画展,与旅游局合作开展黄道婆故里骑行活动,举办最美华泾摄影展。在华泾镇文化中心举行动画片《中国巧姑娘——黄道婆》社区首映仪式,进行黄道婆皮影戏首演。同时邀请旅游、文化、纺织等行业的国内外专家及学者召开黄道婆文化座谈会,对华泾镇黄道婆文化的推广和宣传进行专业性交流和策划,以将华泾镇打造成黄道婆故里为最终目标,在华泾镇对黄道婆文化氛围进行全方位营造,并在主流媒体上大力宣传华泾历史人文,让黄道婆故里——华泾为上海乃至全国人民所知晓。

今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在现华泾公园内开辟一定规模的棉花地,建成上海市唯一一片可供市民观赏和游玩的棉花地,打造黄道婆文化品牌——华泾镇棉花节,把棉花节做成华泾镇最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我们将邀请专业策划公司对棉花节进行整体策划,邀请主流媒体对棉花节进行宣传报道,结合摄影比赛等活动,展现棉花节特色风貌,充分调动自媒体力量,迅速扩大华泾镇棉花节知名度。逐步扩大棉花节规模,使之成为上海地区继桃花节、油菜花节后的又一代表性民俗文化节日。

5、新建一所黄道婆纪念馆。

一是关于新馆的选址设想。华泾镇区域范围内有徐汇最大的绿地,外环线500米绿化带占地450亩,现名华泾公园。从打造黄道婆故里,弘扬黄道婆文化的目的出发,建议将华泾公园改名为黄道婆公园,并建议黄道婆纪念馆新馆选址放在黄道婆公园内。此举不仅使绿地的功能更加丰富,也增添了公园的人文内涵。华泾镇在20165月请现代设计院对华泾绿地进行了整体景观规划和策划,其中就黄道婆纪念馆新馆的选址给出了2个建议方案(见附件)。方案一靠近外环线和长华路,游客可以从公园步道和小径前往纪念馆,也可从公园西侧入口快速到达纪念馆。由于该选址离黄道婆墓地理位置上距离较近,可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跨越外环线的天桥连接黄道婆墓和新馆。方案二靠近老华泾路,在宁国寺东侧。此选址在镇核心功能区内,毗邻宁国寺、邹容纪念馆(黄叶楼),建成后旅游景点较为集中,能形成华泾人文特色的旅游线路。今年6月区政府专题会议听取了华泾大型绿地整体景观规划和策划方案,明确了请华泾镇会同区绿化、规划等部门进一步细化新馆的选址方案。

二是关于新馆的建设要求。黄道婆纪念馆新馆在规划立项上应高起点高要求,建议包含纪念宣传区、互动体验区、教学传承区等14大功能区,每个区域的功能各有不同。新馆预计室内面积2700-3200平方米,室外面积2500平方米,总面积5200-5800平方米。各大功能区中,纪念、互动、非遗、科普、多媒体功能和文化广场将着重进行策划和布展,其他区块也会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布展。各个区块的大小、走线、位置用科学的方法细分明确,相信新馆在区委、区政府、各委办局、各方面专家的共同帮助下,建成开放后一定会在全市乃至全国取得影响。届时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新纪念馆,将成为徐汇区非遗文化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继徐家汇商业圈、徐汇滨江之后,徐汇区又一处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6、成立一个黄道婆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为深入弘扬黄道婆精神,进一步传承和创新黄道婆文化,经过文化局与华泾镇的初步沟通,计划2017年初成立黄道婆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开展关于黄道婆文化研究、推广、弘扬黄道婆精神的各项公共服务项目,承办各类黄道婆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展黄道婆纪念馆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培养布艺、编织等手作达人,将传承华泾黄道婆棉纺文化、黄道婆创业精神与现代女性喜爱的手作项目相结合,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思路,研发各类手作工艺品、日用品,让黄道婆文化品牌更加响亮,开展各类市民体验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动传播发展公益事业,助力黄道婆文化品牌的创新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继续在区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抓住历史机遇,牢记传承黄道婆的改革创新、勤劳钻研、无私奉献精神,就是贯彻落实中央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以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引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文化、商贸、旅游等有效结合,条块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提升黄道婆文化品牌,将黄道婆文化品牌打造成为徐汇的一张软实力名片。

以上报告,请予以审议。

 

附件:1.黄道婆文化大事记

2.黄道婆纪念馆方位图

3.园南中学传承基地设计图


附件1

黄道婆文化大事记

 

1. 解放后,黄母祠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重修。

2. 1954年,政府修葺黄道婆墓并立碑纪念。

3. 198011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三组)》纪念邮票一套,共4枚,其中第4枚为元代女纺织技术专家黄道婆。

4. 1984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5. 1987年,黄道婆墓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6. 1989年,在原上海县举行首届黄道婆学术研讨会。

7.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币第六组银币。其中有一枚银币的背面图案的人物形象为黄道婆立像

8. 1991年,在黄道婆故里原上海龙华乡举行第二届黄道婆学术研讨会,并编辑了《黄道婆研究》一书,于19949月正式出版发行。

9. 1991年,原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和上海植物园等单位合作,将黄母祠重修,改建为元科学家黄道婆纪念堂;植物园又增建先棉圃和瞻仰黄道婆的仰黄亭

10. 1996年,黄道婆墓被列为徐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 2001-2003年,华泾镇人民政府投入100万元资金,建造了黄道婆纪念馆第一期工程。

12. 20033月,在黄道婆墓旁建造的黄道婆纪念馆对外开放。

13. 2003-2005年,徐汇区人民政府收集有关资料和纺织工具。

14. 2004年,黄道婆纪念馆被列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15. 2005年,徐汇区人民政府组建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小组,由徐汇区文化局、华泾镇人民政府、相关专家学者等组成。

16. 2005年,华泾镇人民政府投入300万元资金,筹备黄道婆纪念馆二期工程。

17. 2005年,华泾镇人民政府、华臻置业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黄道婆纪念馆周边资源,建造集参观、旅游、休闲于一体的黄道婆公园。

18. 200512月,徐汇区文化局组织文物文化管理办公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同志到海南三亚,组织搜集与黄道婆相关的资料。

19. 2006年初,华泾镇人民政府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西南文化中心合作,对《黄道婆》小戏进行整体上的改编创作。

20. 20066月,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 2006年,华泾镇人民政府成立黄道婆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该项目的保护工作。

22. 2006年,徐汇区文化局为两位代表性传承人颁发了黄道婆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证书,并为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培训基地挂牌。

23. 2006年,华泾镇人民政府制作黄道婆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DVD光盘。

24. 20066月,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组织黄道婆及乌泥泾棉纺织技艺龙华庙会的传说两个项目参加展览和表演。荣获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上海系列活动——“2006年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优秀组织奖、荣誉证书铜牌。

25. 20061116-17日,徐汇区人民政府、东华大学在上海市委党校共同举办了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徐汇区文化局、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华泾镇人民政府、海南省三亚市文化出版体育局承办。

26. 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被徐汇区人民政府列入2007年度区政府实事初选项目。

27. 2007年,落实国家级传承人保护机制。

28. 200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黄道婆国际文化研讨会成果《被更乌泥泾天下——黄道婆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9. 200749日,徐汇区文化局、华泾镇人民政府代表团赴三亚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考察交流。

30. 2007年,徐汇区文化局与华泾镇人民政府成立工作小组共同对黄道婆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保护生态园进行规划。

31. 200741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栏在徐汇文化网开通,其中包括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供广大市民了解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

32. 20075月,编辑出版五千册《黄道婆——被更乌泾名天下(学生课外阅读教材)》,并发放到徐汇区域内中学。

33. 200769-13日,组织黄道婆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7个项目参加在东亚展览馆的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整理数百件实物展出,组织数十人现场演示、表演。

34. 2007621日,举行纪念黄道婆逝世700周年暨《黄道婆学术课外阅读教材》赠书活动,组织区域内教师、学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智库专家就黄道婆文化、精神展开座谈。

35. 2007105日,举办快乐学习、创意人生黄道婆纪念馆日主题活动。传承黄道婆文化,发扬华泾人创新、奉献、进取精神,将黄道婆文化的宣传弘扬作为华泾镇播撒学习理念的舞台和契机。

36. 20071024日,召开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徐汇区区文化局、华泾镇人民政府、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相关同事出席会议。对黄道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了研讨和工作布置。

37. 20082月,华泾镇与文化出版社共同编辑出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一书。

38. 2008228日,召开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保护工作研讨会。徐汇区文化局、华泾镇人民政府、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东华大学、华师大、上海社科院、上海博物馆等部门、单位和学校的领导以及专家出席会议。

39. 20083月,成立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保护专家顾问组,由陈勤健、蔡丰明、屠恒贤等专家组成。

40. 20083月,徐汇区文化局会同华泾镇人民政府及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成立黄道婆及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办公室。

41. 2008410日,召开黄道婆纪念馆二期工程规划研讨会。徐汇区规划局、文化局、绿化局、规划设施院、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等多家单位参与。

42. 20089月,在上海市紫阳中学、园南中学正式建立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基地。

43. 2008年,收集3台原始的纺车、8台原始的织布机等。

44. 2008年,创作、排演黄道婆纺棉舞、纺棉操。

45. 200812月至20093月,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在松江博物馆举办的衣被天下——松江布展览上进行展示。

46. 2009613日,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徐汇区系列活动上进行展演。

47. 20091127日,召开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专家讨论会

48. 20104月,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传承人

——李晓明,在上海科学生活大使比赛上,荣获老年组第一名。

49. 20103月,纺棉舞在第三届上海市科普艺术展演上,荣获市一等奖。

50. 20107月,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世博园区·空间项目上,进行展演。

51. 201141-8日,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在龙华庙会上展演。

52. 20114月,华泾镇的课题《在社区教育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途径和策略的研究》参与上海市社区教育协会课题申报,并获批立项。

53. 201178月,华泾镇组织镇域内中小学生开展品味华泾文化底蕴、传承华泾文化遗产暑期系列活动。包括参观黄道婆纪念馆、黄道婆故事征文演讲比赛、黄道婆纪念馆小讲解员培训等。

54. 20111024日,徐汇区教育局、文化局、华泾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黄道婆与中国社区教育》学术研究会。

55. 20111121日,华泾镇《黄道婆棉纺织技艺传承班》举行开班仪式。

56. 2012年挂牌成立了徐汇区葛霏霏布艺工作室

57. 201310月出版《传承之路》。

58. 华泾镇与徐汇区越剧团共同打造越剧新戏《黄道婆》。

59. 2013年起每年举办黄道婆文化节和棉纺织技艺纺纱达人赛。

60. 2014年,完成对黄道婆纪念馆中馆藏物品的清点整理工作。

61. 2014年,华泾镇举办衣被天下黄道婆主题书画展。

62. 2015年,华泾镇与徐汇区非遗办合作策划黄道婆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