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常委会会刊 > 15届常委会第4次会议

徐汇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12-06-18

 

徐汇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201266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徐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办公室主任

  陈尧水

徐汇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局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徐汇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代表徐汇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向区人大报告我区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2012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有效监督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镇围绕努力把徐汇区建设成全市食品最安全的城区之一的工作目标,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坚持预防控制规范提高相结合;坚持食品安全工作与大联勤、大联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区相结合,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各项食品监管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上半年全区没有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状况总体有序可控。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七项工作:

(一)健全机制、明确责任、加强督促考评

区食安委及其办公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相关会议、信息通报、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联合执法、督察督办、绩效考核等项议事规则及时制定了2012年徐汇区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表。食安委28个成员单位全部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首次组织了各街镇的食品安全绩效考评。2月份,先后接受了市人大对我区餐饮监管情况的执法检查和市食安办食品安全工作绩效考评。通过听汇报、看资料、现场检查,市人大、市食安办对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对我区定期通过区内刊物向社会公开监督抽检结果、开展监督公示、实行散装油全面退市、开展示范街镇创建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结合大联勤、大联动活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上半年,结合大联勤大联动活动,我区集中开展了乳制品、餐厨废弃油脂、豆芽、肉类、酒类、保健食品、无证照食品一系列专项整治,重点是以下三项整治工作:

1、深入开展餐厨废弃油脂专项整治,巩固散装油退市成果区城管执法局每月开展4次全区性的集中检查活动,各街镇牵头组织开展夜间集中整治,查扣非法收运餐厨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运输车辆,规范废弃油脂收运队伍和餐厨废弃油脂申报制度。各职能部门加强生产、流通、餐饮服务单位食用油使用监管。目前全区所有食品经营单位和80多家集贸市场不再销售散装油,食品生产单位和中型以上餐饮单位100%使用预包装食用油,小型以下餐饮单位使用散装油的比例从33%下降到了1%以下。食品生产企业100%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制度。全区2345户产生餐厨废弃油脂的餐饮单位,废弃油脂处置签约率达90%,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安装率达到81%

2、疏堵结合,加强无证照食品和食品摊贩管理。组织开展了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情况排摸。以街镇为平台,按照控制增量、减少存量的目标,采取疏堵结合,加强联合整治。一方面依托区联勤联动平台,组织开展无证照食品的整治取缔。上半年,对田林地区夜排档、华东理工商业街和华泾地区无证照食品等矛盾比较集中的区域进行了联合整治,共取缔无证照食品摊贩300余个,收缴无证经营食品加工用具500多件,销毁不洁食品1400多公斤。另一方面,加强对无证照食品摊贩的规范化管理。今年,在虹梅街道开展了“早餐车”的试点,通过加强对20辆早餐车定时、定点、定品种,和六个统一的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同时也满足了园区7000白领的早餐需求,又改善了乱设摊的情况。

3、理顺动物监督所管理体制,加强肉制品监管。将原挂靠区食药监分局的动物监督所调整为区商务委直接管辖。收回4家分销换证报检点的检疫签证权,加强对肉制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餐饮单位的监管和抽检力度,共抽检252批次,快检672件次,合格率99.2%

(三)加强日常监管,保持监管高压态势。

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1-5月,共发放各类食品许可证1043张,注销388张。

加强日常巡查共出动食品监管人员11000人次,尤其对辖区超市、大卖场、集贸市场和熟食店开展每月巡查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等高风险企业每月进行巡查。同时,通过分类监管、错时监管、交叉执法等措施进行巡查提高了监管效能

加强食品抽检。共抽检食品730件,总体合格率达 95.3%,高于去年93%的总体合格率。抽检食品相关产品301件,合格率94.7%。快速检测2205项次,合格率98.7%

从严处罚违法行为。共立案处罚148户,罚款112.6元。立案数同比增加 30户,罚款增加 71万元。

(四)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道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去年成功创建徐家汇街道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道、肇家浜路(北侧)、东湖路两条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150家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基础上,今年再争创1个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道、2条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250家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

目前,全面启动了湖南街道争创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道工作;完成第一批88家国家级餐饮服务示范店的创建验收工作。结合全国卫生城区创建,已在上海南站等5个区域开展小餐饮示范区域创建工作。

(五)丰富科技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

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区政府把涉及千家万户的菜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纳入今年的重点实事项目。目前,全区54个标准化菜场已经全部建立了猪肉销售追溯系统,48家建立了蔬菜销售追溯系统。对全区2572家餐饮单位开展上海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培训,已有135家餐饮单位运用了该系统。

积极探索建立集中供餐单位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推广快速检测技术在现场监管中的运用。目前,ATP、中心温度计、有害物质快速测试纸等快速检测装备已经配备到监管第一线,所有监管人员能开展食品快速检测,丰富了日常监管手段,提高了监管效能。

(六)主动应对食品安全事件,快速反应妥善处置。

在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尚未出台之前,我区食安办就及时牵头修订了《徐汇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在全市率先创办了区级《食品安全舆情日报》落实专人监测媒体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报道,及时掌握研判食品安全社会热点。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按照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快速反馈的工作原则,积极应对、妥善处置了沈大成早餐车变脸卖烧烤、工业明胶事件、蜜饯事件、嘉善老市外籍人士无证食品设摊经营等一些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

(七)加强社会动员,营造食品安全群防群治局面。

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积极开展《上海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工作实施意见》和上海市食品有奖举报电话“12331”的宣传工作,共张贴海报千余张,发放宣传单和宣传品万余份。通过宣传,增加了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度,畅通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的渠道。我区接到的投诉举报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比增加32%。

加强监督公示和不合格产品曝光。对我区餐饮单位现场检查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公示。其中良好(笑脸)单位占22.5%、一般(平脸)单位占72.7%,较差(哭脸)单位占4.8%。同时,将抽检结果每月在《徐汇食品药品安全报》上刊登,曝光不合格产品。共曝光不合格单位 9 家,产品12个批次。

大力开展法制培训和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深入宣贯《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全覆盖培训监管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培训人数达7000人次。广泛开展六进科普宣传活动通过社区报、黑板报、电子屏、东方大讲坛及设摊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提高市民自我防范能力,扩大了宣传覆盖。上半年共接受现场咨询2788人次、知识讲座76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1.2万份。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巩固组建82人的协管员队伍,开展食品安全巡查、排查,参与联合执法;286人的信息员队伍,收集、提供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信息;130人的市民巡访员队伍,查找日常监管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150人的志愿者队伍,督促食品经营单位诚信自律同时,发挥食品行业协会作用,通过行业内部的培训、互查,规范行业行为,提高食品企业诚信守法意识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

在取得工作进展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食品安全隐患:一是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诚信生产经营意识还有待加强。二是我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标准化、连锁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我们的监管网底还要进一步扎实,技术监管的水平和监管效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食品摊贩、餐厨废弃油脂监管、食品无证照经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突破。食品安全监管任务任重而道远。

三、下阶段的工作措施

下半年,区政府正视存在的问题,敢于担当,勇于率先,务求突破和提高,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履职,严格监管,确保全区食品安全。推进监管下沉,夯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结合大联勤、大联动活动,发挥街镇综合协调平台作用,促进监管资源整合。进一步健全发现机制,提高违法犯罪发现能力;加强日常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行为;深化行政与司法的有效衔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2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部门间密切配合,完善条块结合机制,力求餐厨废弃油脂、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和食品摊贩等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3扩大创建成果,提升规范化。积极推进湖南街道创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工作,创建一批区级食品安全示范全面完成港汇广场和上海南站2条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区)250家国家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创建工作

4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增强诚信自律意识,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鼓励与支持规模化、标准化、连锁化经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5继续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交流,提高媒体主动应对能力。并根据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和集中供餐单位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推广科技手段在现场监管中的运用。

6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培训教育;加强与媒体沟通,发挥新闻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督的作用;继续做好投诉举报和有奖举报工作,扩大有奖举报的知晓率,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