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常委会会刊 > 16届常委会第16次会议

关于本区“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18-12-07

 

关于本区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

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在2018126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

徐汇区环境保护局局长  王淳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十三五是本市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四个中心、全力推进转型发展的冲刺攻坚阶段、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夯实创新徐汇、幸福徐汇、文化徐汇、美丽徐汇框架构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当前区域环境状况

空气质量方面,截至1025日,徐汇区分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PM2.5浓度36.2μg/m3, PM10浓度45.5μg/m3),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84.8%,全市排名第2,其中优良天数252天,轻度污染38天,中度污染5天,重度污染天数为2天。1-10月,我区道路扬尘在线监测平均浓度为0.078毫克/立方米,较全市平均0.080毫克/立方米低2.5%,排名全市第4好,中心城区第2好。

水环境方面,20181-10月,我区11个市考断面中,2个达到考核要求的IV类标准;6个达到考核要求的V类标准。目前考核断面达标率为72.7%,较去年同期好转。各考核断面主要指标溶解氧、氨氮和总磷:溶解氧平均浓度为4.59mg/L,较去年同期略有改善;氨氮平均浓度为1.18mg/L,较去年同期下降65.40%;总磷平均浓度为0.29mg/L,较去年同期下降30.95%

环境治理方面,全区截污纳管工作稳步推进中,考核河道的直排口截污纳管已完成,累计封堵排放口92处,敷设截污管道5.0公里。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率该指标目前由全市统筹掌控,每年由全市向各区下达垃圾日控制总量目标,不再涉及人均的概念,目前该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总体目标: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四个徐汇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奠定良好环境基础。

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

时间节点

PM2.5日均浓度

(微克/立方米)

空气质量AQI优良率(%

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达到V类水标准

2016

45.6

80.1

-

-

2017

39.9

76.4

已完成

-

2018

1-10

36.2

84.8

已完成

9条河道已达标

2020年目标

力争达到37

力争80左右

全面消除

11条河道达标

 

生态空间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

时间节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人)

绿化覆盖率

2016

4.98

29.41%

2017

5.27

30.21%

20181-6

-

-

2020年目标

5.32

30%

三、各专项进展情况

(一)水环境保护

1、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龙华水质净化处理厂外排污水管道已完成。三友河、塘湾河箱涵、新港箱涵混接改造正在有序推进。蒲汇塘(宜山路-漕宝路)两岸景观提升工程完成方案设计,启动勘察设计招标。机场河、张家塘水生态修复正在组织实施,沿线小区截污纳管工程已获发改委批复。17个系统雨污混接调查全面完成。康健、漕溪2个系统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已获批,正在组织招标。长桥、桂平、石龙及二客站系统雨污混接改造方案完成上报。

2、加大城区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咬住目标节点,努力推进河道清淤、截污纳管、生态修复、混接改造等各项工程性整治措施。截至目前,共完成河道沿线14个住宅小区混接改造。累计疏浚河道16.51公里,疏浚土方23.5万立方米。累计安装曝气装置141套,布设曝气管21公里,沉水植物群落数万平方米。

3、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河道周边企业监管。区环保局牵头区水务署、区城管以及各街道镇河长办,逐条巡查区内河道,对沿河工业企业开展动态监管,并将巡查发现问题通报区河长办进行挂牌督办,从源头杜绝河道污染。截至目前共提交督办单57件,主要涉及沿河六米通道内有垃圾堆放、违章建筑、河面漂浮物等。同时,加强区内3家直排河道企业监管,通过对龙华水质净化厂、长桥水质净化厂的出水在线监测,及时掌握运行情况。2018年对龙华水质净化厂超标情况进行执法,倒逼企业加速进行功能调整。此外对三友河沿岸华域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汽车空调厂雨水口排污水行为处罚9万元。

(二)大气环境保护

1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继续推进工业企业和汽修行业VOCs排放治理工作。20181-10月累计完成4家工业VOCs排放企业(201624家,201710家)和51家汽修企业(201694家,201782家)治理任务,开展区内印刷企业专项整治。完成32家燃油、燃气锅炉使用单位改造试点工作。完成2家液散货码头储罐调整、改造专项工作。

2、深化扬尘源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加强大气国控点、市控点及降尘点监测数据分析和专项巡查。二是继续完善扬尘控制长效管理, 编制出台《徐汇区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规范细则》,定期开展建设工地、码头堆场等重点扬尘污染源的巡查监督。三是推进工地码头安装运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启动道路扬尘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开展在线监测数据超标执法。四是开展本区大气污染源解析调研课题和道路冲洗保洁模式优化研究,科学分析大气污染因子。五是继续做好龙吴路扬尘联合执法工作,1-10月,共计检查车辆17441辆次,查处违规车辆1257辆次,扣罚549分,处罚金额253100元。

3、推进锅炉提标改造。作为蓝天保卫战中最重要行动之一的“减硝行动”,我局与区市场监管局、商务委、发改委加快推进区域燃油、燃气锅炉提标改造,共召开了5次宣贯会议,建立了相关委办局和所在街道镇共同牵头,条块结合的工作机制,梳理全区136383台锅炉改造目标,目前已完成46台锅炉改造工作,另有21台不列入考核,以及有162台锅炉承诺年内完成改造任务。

4、推进重污染应急保障。开展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修订,根据市级部门通知,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制定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措施,督促相关企业单位制定对应的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

(三)土壤污染防治

落实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场地环境全过程监管制度。按照全市土壤详查工作方案,配合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建立区级潜在污染场地、重点监管企业等数据库,并与数据库信息对接。做好场地开发利用前的土壤、地下水污染评估调查与修复备案工作。20181-10月完成16个地块初调报告、2个地块样调和健康风险评估、1个修复方案以及1个地块修复方案的审核备案工作。

(四)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管理方面

1、巩固“十二五”污染减排成果。进一步深化环境统计和总量减排核算工作。完成我区15家重点工业企业和2家污水处理厂2017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完成2017年总量减排年度核算。

2、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管理。重点加强对龙华、长桥水质净化厂等水污染重点企业和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重金属排放重点企业的监管,落实在线监测数据直报、数据传输有效率审核及污染排放情况信息公开,每月完成一类污染源单位监管情况汇总上报工作。完成龙华、长桥水质净化厂全面达标排放评估整改工作,开展重点危废产生单位规范化考核和汽修行业危废处置专项检查。

3、开展环境安全专项大检查。加强环境安全监管,开展汽修行业、科研院校危废处置专项检查;开展辐射安全专项检查和监督性检查,培训全力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推进重污染应急保障,开展2018年徐汇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培训暨2018年徐汇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五)提升监管能力方面

1、提升环境执法能力。推动统筹合作,依托区内平台,理顺“两法衔接”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截至10月底,区环保局针对环保违法案件共立案145起,处罚82起,处罚金额超过1千万元。主要违法行为包括未按规定报批环评手续、排放污染物超标(主要是噪声和油烟气超标)、危险废物贮存处置不规范等方面。实施按日计罚2件,共处罚款155.8万元。实施查封扣押1件。

2、积极探索监督性监察工作模式。正式启动“双随机”移动执法系统,以“污染源随机、检查人员随机”作为“双随机”基本原则,对本区环境污染源数据库中的工业企业、餐饮单位等各类污染源开展了监督性监察。完成与环境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数据库相匹配,加强对重点污染源单位、特殊污染源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抽查力度。1-10月份,完成双随机执法检查155户次,录入移动执法系统640户次。开展监察379户次,其中重点单位85户次,特殊单位37户次,辐射41户次。涉及废水97户次,烟尘12户次,粉尘13户次,工艺废气195户次,危废218户次,医废15户次。

3、推进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配合做好空气质量指数(AQI)发布。做好环境空气自动站的数据审核工作,确保徐家汇徐汇华泾”2个市级大气自动监测站设备运行正常。截至1030日,区环境监测站取得大环境监测数据10873个,污染源监测数据15152个,共取得监测数据26025个。同时,共审核各类在线数据约275万个,国控污染源开具超标审核报告154份,扬尘在线开具超标审核报告2份。编制完成《2017年度徐汇区环境质量报告书》。

(六)低碳城区建设方面

1、推进电子废物回收体系建设。针对小件电子废弃物(如U盘、手机、电动剃须刀等)回收箱,在写字楼宇、园区、徐家汇商圈等地共15处集中进行了布点。2015年首次在漕河泾开发区开展启动电子废弃物回收项目,三年内共完成3项电子回收项目。

2、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结合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开展海绵城市试点,推行绿色基础设施;市政道路新建、改建道路,因地制宜采用绿色街道的形式以及可渗透铺装。结合徐汇滨江地区的开发,建设雨水花园,已完成约300米长的下凹式绿地施工,其中包括一套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3、推进绿化建设。三年来已完成7千余平方米屋顶绿化、7万余平方米新建住宅小区绿化;区内共有龙临路、桂平路、龙腾大道等6条(段)道路正式被命名为上海市林荫道

(七)社会公共参与方面

1、深化徐汇特色品牌。深化“徐汇环保微课堂”品牌,形成“科普式、体验式、探索式”的特色性微课堂菜单。三年来共举办36场微课堂,形成线上讲课与线下《环保月月送》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同时,创新发布由3条线路9个点组成的“汇宝带你生态游”活动,涵盖我区环境友好企业、环境教育场馆以及环境科普实践场所等。

2、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六五环境月”开展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开展了“我的城市我的河”滨江健步走、“酵素肥皂”制作、团员青年“绿色骑行”等活动;微电影《美丽的春申港》获得上海市环保系统微电影大赛创意影片奖。

3、开展绿色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三年来,共有7所学校创建成“国际生态学校”,1所学校连续四年通过“国际生态学校”的复评;共创成6家“环境教育基地”;共有38个小区创建成“区级环保绿色特色小区”;75所学校创建成绿色学校。

四、推进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区域扬尘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

近年来,全区扬尘控制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扬尘污染仍是影响我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2018年全区建设施工量大面广且仍处于上升趋势,龙华滨江、西岸梦中心、徐家汇中心、轨道交通15号线等各类工地正在密集建设中,全年工程渣土产生量预计将维持在800-900万吨左右。巨大的施工区域和渣土运输量,进一步增加了区域扬尘污染控制的难度。同时随着“五违四必”整治的不断推进,区域拆违量也不断增大,成为另一重要扬尘污染源。但拆违工地尚未纳入监测管控要求,成为监控系统的盲区。龙吴路南段扬尘污染较为严重,一是路况差,大型运输车辆多,道路颠簸易引起洒落,道路坑洼使得环卫保洁作业难以冲洗到位;二是沿线扬尘污染源较多,沿途还有1个渣土码头、1个搅拌站、同时建设工地、拆房拆违作业扬尘管控措施还不够到位;三是龙吴路南段与闵行区的交界处仍存在较多裸土、易扬尘物料未覆盖。

(二)餐饮油烟气信访矛盾较为突出

徐汇区大气污染类矛盾投诉在环保信访投诉中占据较大比例,尤其是餐饮油烟气信访矛盾,一直是徐汇区主要环境信访矛盾之一。全区餐饮企业量大面广,种类繁多,据统计,有证的餐饮单位3200家左右,其中中型以上规模的500余家,各类小型餐饮单位多达2600余家,更有一部分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小餐饮,治理难度较大,经常出现易反弹、易回潮,重复信访的情况。

(三)中小河道水质改善仍不稳定

目前我区已消除黑臭的8条河道部分时间段溶解氧仍不达标,距离彻底稳定消除黑臭仍有差距,完成今年新增3个断面达标仍存不小压力。河道水质反复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部分城区基础设施较老、标准不高,雨污混接情况复杂,目前我区17个排水系统的雨污混接改造进展较慢。在市管排水泵站改造、长桥污水厂功能调整等工作上仍需要跨前一步主动与市级部门对接、配合。区河长办对泵站放江引起的河道阶段性返黑返臭的应急措施也需更精准有力,以巩固治理成效。

总体而言,十三五以来我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在这三期叠加的历史关口,下一步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思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我区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