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常委会会刊 > 16届常委会第28次会议

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 2019-12-25

 

上海市徐汇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在20191224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徐汇区财政局局长  翁国雷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徐汇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本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力增效积极财政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保障民生需求;加力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管理能效。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良好,顺利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算任务。

(一)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区十六届人大第四会议的审查意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助推战略产业集群发展,优先保障民生需求,健全绩效管理机制,主动为区域长远发展蓄力。

1、聚焦减税降费,提升市场主体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战略部署和本市相关政策,凸显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发展、激发创新活力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一是注重市场主体活力,减轻实体经济负担。落实增值税税率调整政策,进一步降低制造、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税率,实施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减轻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税收负担;落实小微企业普惠式减免政策,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施免征,扩大对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等,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注重政策实效,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全面实施个人所得税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优化税率结构等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改革获得感;实施生活性服务业进项加计抵减等政策,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三是注重研发创新,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研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扩大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加快创投企业和风险投资的集聚,促进我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主导产业长远发展。预计2019年我区各项减税降费措施为纳税人减轻税费负担约77亿元,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财政收入高质量增长新动能。

2、聚焦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施积极财政政策,优化区域发展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产业地图布局落地。先后投入43亿元国资专项资本金,促进滨江地区人工智能、艺术传媒的“双A”重点战略产业培育和发展,支持央视长三角总部和上海总站在西岸落地,推动西岸传媒港、智慧谷功能形成。投入7.16亿元科技创新资金,打造区域双创主题活动品牌,激发漕开发地区创新活力,支持商汤科技等重点人工智能企业发展,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融合科技服务与金融服务体系,保障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0.30亿元及时到位,支持我区首家登录科创板企业澜起科技,助推企业快速发展。二是提升城市文化服务软实力。投入1.62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依图网络、众协药业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投入0.48亿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上海交响乐团、光启文化等区域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优化特色文化产业布局,提升徐汇文化氛围。三是继续支持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充分运用市、区各类资源的融资服务功能,为本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超过10亿元。为113户次企业的20亿元银行贷款提供利息补贴和担保费补贴,降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3、聚焦民生事业,推动城区精细管理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民生托底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一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2019年全区教育系统投入总量44.27亿元,同比增长23.21%(剔除基建因素后本级同比增长11.87%),主要用于提高各学段公办学校的经费投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投入总量11.88亿元,同比增长1.57%(剔除基建因素后本级同比增长6.60%),优先保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二是补齐城区治理短板。聚焦区域“双治”联动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投入4.22亿元,推进消除劣V类水体生态、雨污混接改造等水环境治理项目;投入8.21亿元,用于保障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廉租住房租金配租补贴、“美丽小区”建设等小区综合治理项目。三是提升城区建设水平。保障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25亿元,用于滨江地区土地收储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6亿元,用于衡复风貌区保护等重点功能区域建设。保障区域路网建设,投入4.47亿元,加快推进区区对接道路及断头路等项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投入3.69亿元,开展“智慧公安”、“一网通办”等政务服务升级。

4、聚焦财政改革,提升财政管理能级

强化资源统筹,增强主动性和前瞻性,硬化预算约束,努力做好“紧平衡”下财政收支管理工作。一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坚持勤俭节约精神,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压减差旅费、培训费及办公设备购置费等一般性支出。2019年一般性支出压减合计2.09亿元,压减幅度10.12%,节约的资金全部用于民生、发展等重点领域。二是加强资源统筹。全面清理存量财政资金,从严控制资金结转,及时收回历年结余资金和连续结转两年以上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健全政府资产统筹配置机制,加强存量资产,特别是房屋等重要资产的管理,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三是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强化绩效目标管理,落实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并将绩效目标设置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管理同步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扩大绩效管理覆盖面,深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四是强化制度规范。进一步建立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全区国有资产年度综合报告及专项报告向人大报告机制,配合推进实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加强非税收入全覆盖管理。加强服务指导,编制《街道预算与财务管理实务操作指南》,进一步健全基层财务管理制度。

(二)2019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19年我区积极应对稳中有变的经济形势,按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合理调整2019年度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全区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10亿元,增长0.30%,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剔除减税降费因素后同口径实际增长11.67%加上市区财力结算净收入32亿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50亿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73.05亿元,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85.47亿元。上述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为390.12亿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0.3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51亿元。当年结余94.28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如下:增值税完成53.29亿元,个人所得税完成23.56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28%17.30%,主要是受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影响较大;企业所得税完成34.27亿元,同比增长12.47%,主要是重点企业利润增加带动明显;土地增值税完成18.42亿元,契税完成15.74亿元,分别增长44.18%60.45%,主要是由于大额土地出让的税收贡献较大。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支出290.33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78.32亿元,上级专项补助支出4.01亿元,镇级支出8亿元。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教育支出38.75亿元,主要用于保障义务制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对符合条件的在职人员职业培训给予专项补贴;确保科技幼儿园分园、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等开园、开学。

科学技术支出11.94亿元,主要用于落实与漕河泾开发区的区区合作等扶持政策,推动我区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重点战略产业长远发展;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77亿元,主要用于加大扶贫力度,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帮困救助等补助标准;落实拥军优属、退役安置;落实养老服务项目;安排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等。

卫生健康支出15.49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公共卫生机构运转;加大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落实预防性体检财政补助;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西院)开办。

乡社区支出53.99亿元,主要用于落实市政设施日常养护、“美丽街区”等城市精细化管理;安排环卫作业经费、各类垃圾处置及垃圾分类相关经费、绿化及公园养护经费等重点项目经费。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0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公益场馆免费开放;支持市民文化艺术节、公共文化配送、建筑可阅读等文化项目。

能环保支出1.85亿元,主要用于开展消除劣Ⅴ类水体生态治理、河道底泥安全处置等水环境治理项目;“智慧环保”信息化建设、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及保障环境监测设备更新维护。

公共安全支出14.33亿元,主要用于“智慧公安”信息化项目,社区楼宇智能安防建设信息化项目;指挥中心弱电配套、公安街面图像监控、扫黑除恶等专项经费。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1.79亿元,主要用于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能级提升,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支出。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36.09亿元,主要用于滨江B单元中东三家里、黄浦江沿岸D单元地块及上海航天局北区地块等土地储备项目。

住房保障支出9.65亿元,主要用于公房和售后房小区物业服务的考核奖励、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补贴、962121物业服务平台热线运行、老旧住房安全隐患检测及跟踪监测等。

农林水支出1.28亿元,主要用于河道日常养护、地道泵站设备更新等。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7.61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区属国资企业参与滨江战略发展。

金融支出1.9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重点金融企业发展,推进区域金融服务环境建设。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52亿元,主要用于行政机关运转;“一网通办”等政务服务升级建设经费;安排服务企业专项经费。

国防支出0.62亿元,主要用于征兵业务、民兵训练、民防工程养护等。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0.85亿元,主要用于应急管理方面的支出、消防装备购置等公共消防安全支出。

债务付息支出2.15亿元。

其他支出0.89亿元,主要用于援助对口地区综合帮扶经费。

年初总预备费及年初预留10亿元,由于贯彻厉行节约的支出要求,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因此不再动用预留的预备费。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97.34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上级补助收入0.39亿元,动用历年结余8.65亿元,专项债务转贷收入7亿元,收入总量113.38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8.9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调出资金85.31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7亿元,当年结余2.11亿元。

政府性基金项目收支主要情况如下: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1.39亿元,主要是北杨小镇科研、社会租赁住宅地块出让收入等。支出18.62亿元,主要用于相应地块成本结算和拆迁补偿等14.14亿元;廉租住房租金配租补贴等1.04亿元;还本付息支出1.81亿元。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5.80亿元。

彩票公益金收入0.1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19亿元,支出0.34亿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9年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5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43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按规定比例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0.15亿元。

(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预算调整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区财政受区政府委托,编制我区政府预算调整方案,主要是根据上级核定和财政运行实际情况调整“三本”预算的收支预期,提交区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和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2、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经市财政下达、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19年我区债务限额为234.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20.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14亿元。

2019年我区通过市级转贷发行12.50亿元政府债券。年末我区政府债务余额120.1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0.0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62.4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0.01亿元,专项债券57.70亿元,与上年持平;各项债务余额都控制在限额范围内。

2019年,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本市重大战略部署,区域经济和财政收支保持平稳运行。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还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一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运行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面临更大的困难;二是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继续放大,各项改革性支出、社会事业等刚性支出资金需求集中,收支矛盾压力逐步显现。三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制度有待健全,部门预算约束力有待强化,绩效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支出执行进度较慢的情况依然存在,预算支出管理和资金统筹有待增强。2020年,我们将不断对标先进、开拓进取,围绕产业升级、民生事业、城区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健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支撑、政策支持和体制保障。

二、2020年预算草案

2020年我区财政收支预算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力保障“十三五”目标顺利完成。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98.02亿元,同比增长2%左右;市区财力结算净收入2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2.79亿元,调入资金0.43亿元,收入总量为287.24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计完成276.17亿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63.51亿元,上级专项补助支出4.66亿元,镇级支出8亿元。到期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1.07亿元,支出总量287.24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156.84亿元,上级补助收入0.09亿元,收入总量156.93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66.35亿元,到期债务还本支出0.5亿元,支出总量66.85亿元。

政府性基金项目收支主要情况如下: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51.71亿元,主要是滨江WS单元核心地块、南站67号商住办等地块出让收入。支出66.04亿元,主要用于土地储备项目以及廉租住房支出。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4.91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0.23亿元,支出0.31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0年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3亿元。安排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亿元,按规定调出到一般公共预算0.43亿元。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计划

2020年我区计划申请地方债券约20亿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务、土地储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上述债务计划需待上级批复后列入预算。

2、“三公”经费安排情况

2020年区级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含历年财政拨款结余)安排的“三公”经费部门预算支出3409.20万元,比2019年预算减少4.61万元,主要是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本市有关厉行节约的要求,持续严控因公出国(境)团组,控制公务用车购置与运行,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其中:因公出国(境)费708.1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2331.09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643.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1687.99万元),公务接待费369.93万元。

3、压减一般性支出预算的情况

2020年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级及区级要求,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不折不扣落实政府要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控制支出总量,从严从紧安排部门预算,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杜绝不合理、不必要支出。在保重点的前提下,支出总量预算总体不超过2019年水平。各单位2020年非民生类的项目支出预算在2019年压减后基础上再压减10%。压减节省的资金,将结合年初预算统筹安排,全部用于支持民生改善和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投入。

(五)预算重点投向情况

1、推进产业聚集,激发科技创新动力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发挥徐汇优势、突出徐汇特色,安排10亿元国有资本金,支持发展人工智能、艺术传媒、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等重点战略产业。以创新驱动引领徐汇经济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贡献度,提升经济发展密度,安排8.16亿元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创新功能型平台建设,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安排2.5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金融企业发展,鼓励金融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安排2.40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地区总部和总部型机构引进力度,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安排0.80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光启人才计划,为科创中心承载区建设招才引智。聚焦区域文化提升,彰显徐汇历史文络,安排0.57亿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强与国内外重点文化主体战略合作,推动国家、市级重点项目落地,提升徐汇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2、补齐民生短板,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老小旧远”等民生问题,加大财力投入,把稳增长和惠民生有机结合。安排全区教育系统44.60亿元,同比增长0.74%(剔除基建因素后本级同比增长5.05%),其中用于义务制阶段教育本级支出23.45亿元,用于保障公办学校教职工收入,提高生均教育支出水平,支持徐汇区南部职业学校、位育中学体艺综合楼新建项目,改善南北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安排全区卫生健康系统13.71亿元,同比增长15.41%(剔除基建因素后本级同比增长3.70%),主要用于加大公立医院投入,公立医院支出同比增长12.19%,保障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运转支出;推进“智慧健康小屋”建设等项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安排7.49亿元,保障老年人综合津贴,老年人居家智慧管理等养老服务项目,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安排12.52亿元用于旧住房综合改造等项目,其中:5.70亿元用于“美丽小区”建设,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安排6.73亿元,开展消除劣Ⅴ类水体生态治理等水环境治理项目,提升城区生态环境品质。

3、保障重点项目,提升城区治理水平

围绕提升城区品质,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全力保障市、区重大项目实施,全面推进“美丽徐汇”建设。安排43.06亿元,持续加大土地收储资金投入,统筹土地资源并加以整合利用;安排10.70亿元,持续加大城区建设投入,确保徐家汇城市更新、风貌区保护、新一轮市政道路整治工程等重点板块资金需求,进一步推进合杆整治,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安排6.12亿元,持续推进 “智慧公安”等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规定安排信息化设备更新经费,搭建综合应急管理平台,推进安全生产、公共消防安全等工作,提升城区现代化治理水平。安排1.20亿元,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助力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三、全面完成2020年预算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标准管理”的工作主线,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全力保障民生事业,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化财政制度建设,为“十四五”规划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一)大力夯实区域财源,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培育区域财源,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区域,增加财力投入,解决区域企业发展面临的难点、痛点与焦点,提升企业融资环境、载体资源、创业孵化等方面的政府服务水平。支持“两翼一体”营商机制,发挥功能区公司和街道招商营商安商稳商合力,发挥“两翼一体”协同作用,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二是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发挥减税降费政策举措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深挖潜力,确保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地,提升企业动能和经济活力。

(二)发挥财政政策效用,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发挥区域产业政策导向性作用,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对标国家战略。紧抓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成立、科创板设立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等重要机遇,增强财政政策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引领、推动作用,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二是精准聚焦优势产业。发挥总部经济产业集聚效应,吸引培育优质企业,重点关注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加大财力投入,保障企业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加快创新,鼓励发展首店经济等商业新形态,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能级。三是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落实科技创新券政策,促进科技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徐汇的区位优势、教育资源、文化资源组合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区域研发中心,加快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的新业务、新分部、新项目落地,提升产业浓度。构建多层次融资平台,发挥多元化产业政策体系,确保政策落地有效,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平台。

(三)持续深化财政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加快推进现代化财政制度建设,促进财政改革有序推进。一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修订预算绩效管理办法,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逐步建立“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二是探索创新管理举措。持续深化差旅凭证网上报销改革,建立健全相关区级制度,配合试点单位上线实施,加强电子凭证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强化信息流衔接,保障全流程报销工作顺利开展。强化国有资产统筹管理,加快构建资金和资产相结合的财政资源统筹配置机制,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三是建立健全公开透明机制。持续加大向社会公开力度,加快实现全过程全网络监管,在稳步推进部门预算公开的同时,深化项目预算、债务预算等信息公开工作,细化公开程度,以公开促规范、以透明促绩效。

各位代表,2020年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区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聚焦重点,真抓实干,全面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影响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环境亲和能力,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为“十四五”规划开局奠定基础,发挥财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积极作用,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为徐汇新一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