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常委会会刊 > 16届常委会第40次会议

关于本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21-05-26

 

关于本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在2021526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上

徐汇区商务委主任董文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六十三条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现将我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徐汇区中小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区中小企业具有数量大、贡献多、分布广、创新强、重点产业状态好等特点,总体上发展势头良好。

1、企业数量大。从全市情况看,2019年徐汇区中小企业数29848户,2018年徐汇区中小企业数27352户,连续两年数量占比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2020年正式统计结果将于20217月由市统计局统一发布);从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有关中小企业的口径(税收户管登记)情况看, 2020年徐汇区有纳税的各类企业法人单位共有28249户,其中,中小企业数量为28033户,占比达到99.2%;从区市场监管系统数据来看,全区2020年各类市场主体50362户,其中,企业38040户(中小企业37824户),另有个体工商户12305户。

2、经济贡献多。从税收贡献角度来说,2020年我区企业总税收442.77亿元,其中,中小企业纳税总额 294.69亿元,占全区企业税收总额约66%(全国平均水平50%左右);从促进就业角度来说,根据市统计局数据,2018年徐汇区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49.9万,占比全市6.72%2019年徐汇区在小企业从业人员55.2万,占比全市6.73%,连续两年占比在中心城区中排名第一。

3、行业分布广。我区中小企业广泛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十余类细分行业领域内。其中主要集中于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4、创新能力强。近年来,我区集聚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179家,其中中小企业167家,占比93.3%;高新技术企业总计787家(中心城区第二名),其中中小企业750家,占比95.3%专精特新企业147家(中心城区第二名),其中中小企业144家,占比97.9%;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5家(国家级中心8个,市级中心35个,区级中心82个),其中中小企业89家,占比71.2%

5、重点行业发展状态好。我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艺术传媒和科技金融)集聚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截至2020年,徐汇区人工智能企业约350家,占全市总量1/3左右,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代表上海入围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企业2700多家,数量在全市位于前列,枫林健康产业获批上海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二、徐汇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及其实施情况

近年来,我区一直关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助力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尤其是2020年《条例》实施后,区政府更是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压实责任、周密部署。区商务委作为落实《条例》牵头单位,拟定贯彻《条例》工作方案,形成任务分工表(涵盖13个部门总计50项任务),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发动人员参加线上《条例》学习竞赛,参与总人数名列全市第二;组织力量参加线下全市《条例》比赛,案例展示环节位居全市第二。同时,聚焦五方面环境,做到五方面提升,全力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聚焦政策环境,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

1、加强政策支持力度。2020年,面对突发新冠疫情,迅速对接并落实国家和市里相关惠企政策,并密集出台针对性更强、精准度更高的五大项政策,其中惠企政策18条、扩大投资15条、促进消费24条、培育产业20条、文化消费10条等;2020年全年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各类财政资金总计42.8亿元,其中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类财政资金总计27.93亿元,占比65.3%(《条例》要求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原则上不低于三分之一)

2、加大政策宣传广度。发改委在徐家汇商圈、重点园区等先后开展政策宣讲推送活动70多场次;区科委举办高企认定培训会20多场,600多家次企业参加;区人社局先后开设专家在线等创业指导专家线上主题活动11场;区市场监管局在中小企业办理注册登记时,同步发放《上海市涉企公共服务清单》等;区商务委加大对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细分行业摸底调查,每季度召开重点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组织开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政策解读,扩大政策的覆盖面与知晓率。区文旅局开展市区文创项目、文化出口、文旅消费、金融服务、版权服务等各类政策宣传推广活动15场,参与企业超过500家次。

3、加快政策兑现速度。2020年,围绕三级(国家、市和区)各类政策目标,加强政策研究、推介、咨询、督查和评估等工作机制,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推进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在中小企业最为艰难的上半年,抢抓进度,兑现各类扶持资金19.19亿元,区属国企减免租金0.97亿元(全年减免超2亿元),楼宇园区物业补贴0.48亿元。  

(二)聚焦融资环境,大力提升企业感受度。

1、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完善上市企业名录库入库标准,实施分层分类梯度精准服务。启动徐汇企业上市企业倍增计划,组建徐汇上市服务联盟,为上市储备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2020年为拟上市企业开具各类协调函146份,缩短企业上市进程。做好上市挂牌政策扶持受理和兑现工作,主动对接上海证监局,指导星环信息、德拓信息、吉凯基因等做好科创板申报辅导工作。

2、拓宽企业贷款渠道。2020年分两批推送疫情防控特色金融产品目录,包括23家银行和2家小额贷款公司产品项目,170家企业参与对接,134家企业获人民币贷款17.6亿元,美元贷款51.6万元;建立金融方舱将重点保障企业纳入徐汇区白名单,集中金融资源对受到疫情直接冲击的企业进行批量帮扶。2020年共开展两批帮扶,共计36家企业入舱;发挥漕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优势,开展线上、线下贷审会8场,重点审核漕开发园区中小企业提供双信、双无的小额贷款,共审批通过58家(次)企业3.405亿元贷款;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累计出资7.04亿元,管理规模61亿元,涉及基金19家,共参股项目196个,基本为中小企业

3、探索新型融资路径。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20上海鸿研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质押发明专利30件,成功获批杭州银行上海分行专利质押贷款2000万元,并且通过专利评估成功增加授信,其子公司箱箱共用又获批信用贷款1000万元。

(三)聚焦双创环境,全面提升企业活跃度。

1、高质量完成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完成55个重点项目,在2019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评估中,我区在120家双创示范基地中位列全国区域类城区组双创示范基地第二名,仅次于深圳市南山区。组织承办全国双创周上海分会场活动,举办双创周徐汇区专题活动(AI赋能双创圆桌论坛)。

2、全方位助力各类人才创业健全促进创业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丰富徐汇创业梦之星品牌内涵,开展创业梦之星训练营活动;组织企业参加2020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落实各类创业补贴政策,全年受理初创企业房租补贴88笔(金额157万元),受理创业贷款申请70笔(约8000万元),受理初创企业贷款贴息9笔(共11万元),受理初创企业社会保险费补贴132笔(共495万元);对创业初期尚不具备或者不需要实体办公条件的创业创新企业,累计提供众创空间等集中登记地共计19个,登记注册中小企业5200余家。

3、多角度助推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辅导预约机制,2020年累计辅导119家企业;推进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工程项目,助推企业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2020年小巨人工程项目徐汇申报51家,12家企业立项;做好市级各类扶持项目申报和资金配套工作,其中,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配套资金920万元,有168个中小企业项目获得张江项目立项支持,有16家企业成功申报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共获得扶持资金481万元);加大科创服务券支持力度,年内共完成创新券补贴280余万元,其中中小企业获得补贴比例超过60%;支持中小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2020年共扶持14家中小企业完成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扶持资金总计560万元。

(四)聚焦法治环境,着力提升竞争公平性

1、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围绕商事纠纷、权利保护等7个方面,提出18项司法保障措施,发挥司法在市场准入、交易、退出等方面的作用。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在政府资金投向、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的公平待遇,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多元化企业纠纷解决机制,依托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提高纠纷化解实效。

2、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健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工作机制,排查梳理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情况。截至2020年底,未发现我区存在拖欠中小企业各类款项问题;实施包容审慎监管,2020年共适用免罚清单不予处罚案件88个;加强企业列异、列严规范管理,截止2020年底,审核列入异常经营名录2110户,同比(3546户)下降68%;健全信用修复机制,规范开展信用修复工作,符合条件的一般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修复,2020年完成企业信用修复53件。

3、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围绕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完善机制、打通链条。发布《徐汇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签署《关于加强徐汇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四方协议》,全市首个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商标品牌指导站落户西岸集团;随着涉电商平台知产案件快速增长,区法院推出《电商平台知识产权案件全流程网上诉讼指引》,探索网上案件网上办

(五)聚焦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企业满意度。

1、深化服务机制改革。20209月份出台《徐汇区关于进一步完善两翼一体营商机制提升基层营商服务能级的实施意见》和相关配套文件(简称“1+4”文件),强化街道镇牵头抓总、统筹营商的作用,调动辖区各类资源力量,做好企业服务和营商工作;建立区领导常态化联系功能区和走访服务企业的工作机制,全区共设有五大战区,分别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区委副书记牵头,24位区领导分组参与;定期开展企业满意度测评工作,并纳入街道镇和功能区经发公司营商环境绩效考核,督促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在2019年全市开展的营商环境综合测评中位居全市第一,在2020年全市开展的营商环境综合测评中位居全市第二名。其中,在最为重要的企业满意度测评模块中,徐汇连续两年名列全市第一。

2、优化服务体系建设。线上升级精准营商系统,建立企业诉求全流程管理,形成发现、派单、接单、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确保问题发现早、诉求解决快、服务提供准。全年总计走访企业14950家次,形成工单3033件,已办结2968件,办结率98%;实际解决2854件,解决率94%;线下组建企业专员服务队伍。制定《徐汇区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服务专员试点工作方案》,全区企业服务专员共计167名。其中,核心圈专员由街道镇、功能区经发公司121人组成,外围圈专员由服务机构和园区46人组成,共对口联系服务企业3159家。

3、强化服务内涵延伸。提升国内外人才服务能级。加大国内人才引进力度,2020年办理居住证积分16432人次,居住证转上海常住户口2285人次,人才引进直接落户535人次。加强海外人才服务,办理各类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业务5400件;助力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2020年全年共35家企业申请获得62个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扶持,总计达58万元。组织重点中小企业参加一带一路首席营销官培训活动。落实政府采购有关要求,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开放区内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支持中小企业揭榜挂帅;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全年为企业筹措额温枪近1000支,口罩249万个。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今年一季度,区政府开展调研《条例》落实情况,召开2场中小企业座谈会,实地走访调研了部分中小微企业,并开展了问卷调查。中小企业对徐汇区贯彻落实《条例》情况总体满意,但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方面,从企业集中反映的问题看,一是政策的宣传解读和实际落地还有提升空间;二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有效缓解,少数企业融资途径窄;三是在用人方面还存着困难,科技型企业面临着高端人才招聘难、留人难,小微企业面临着劳动争议纠纷多等矛盾;四是市场拓展难,缺少上下游企业沟通平台等。另一方面,从政府部门梳理的问题看,一是《条例》宣传广度、覆盖面还不够;二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依托社会化服务机构、楼宇和园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各部门之间尚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增强服务合力等。

四、徐汇区进一步落实《条例》的重点举措

对标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精神,对照《条例》有关要求,下一步着力在四个方面下更大功夫。

(一)抓重点,不断打磨营商改革最强升级版

一是贯彻工信部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在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框架基础上,建立区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在区营商服务联席会议框架基础上,建立区促进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议事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问题等;二是按照《上海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 持续深化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即上海优化营商环境4.0版要求,围绕优化政务环境、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落实好各项任务;三是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继续完善两翼一体营商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企业满意度,始终保持全市营商环境测评排名优势。

(二)疏堵点,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一是以修订十四五产业政策为契机,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让中小企业有更多获得感。重点是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细化社会化服务机构支持政策。二是鼓励楼宇园区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探索将中小企业服务成效纳入一楼一策一园一策考核指标,强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向楼宇和园区延伸;三是加强政策集成和宣传辅导,按照简明实用看得懂、重点突出易操作原则,分类编制政策服务指南,统一对外集中发布,做好线上线下联动宣传,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

(三)解痛点,全力打好企业服务最佳组合拳

一是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重点推进园区贷项目尽快见效,加强区政府与上海市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以及相关合作银行三方联动,对符合产业导向的中小企业提供手续简便、利率较低的信贷支持;二是企业合规风控服务。探索定制符合小企业特点的合规风控项目。遴选优质专业机构,聚焦招聘、入职、合同、绩效管理、薪酬发放、离职等环节隐藏的用工风险,支持中小企业购买法律服务,引导中小企业防范用工风险;三是人才服务。尝试引入市级高端人才资源渠道,深度服务企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优质权威的数据中心,构建区级人才服务信息化平台,提升区内信息化平台的人才服务能级,简便高效服务区内企业高端人才需求;四是强化政府采购中小企业服务。贯彻落实上海市财政局和上海市经信委关于转发《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落实提高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份额预留、价格评审优惠、有线采购等措施,持续增强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

(四)破难点,加快打造企业发展最优生态圈

一是搭建中小企业与大院大所大校合作平台发挥复旦、交大、中科院、三甲医院等生命健康研发和临床资源密集优势,建设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平台,助推产学研医合作;二是构建产业链生态系统,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双向赋能。探索创设艺术传媒产业功能性创新平台,联动产业上下游,服务创新IP(文化内核知识产权);发挥区内人工智能产业发达、信息服务龙头企业集聚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开发公益性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三是筹建园区级或街区级产业创新微平台,鼓励园区自建、平台企业新建等多种途径,探索建立不同层级的产业创新平台,强化中小企业服务支撑功能,提升企业存活率及创新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