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常委会会刊 > 17届常委会第3次会议

徐汇区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22-08-18

 

徐汇区2022年上半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817日在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

人大常委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上

徐汇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春红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徐汇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上半年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建议,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徐汇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和经济恢复重振攻坚战。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区经济运行在疫情冲击下出现较大波动,前两个月经济实现平稳开局,3月份主要指标明显承压,4月、5月跌入谷底,6月份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主要指标触底回升,经济呈现企稳向好的积极态势,经济社会加速重回平稳健康发展轨道。

(一)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复工复产全面推进

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3月初疫情发生后,徐汇迅速成立区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体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徐汇贡献。复工复产复市全面推进。组建楼宇园区防疫指导专员队伍,指导企业落实常态化防疫举措,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全面落实国家稳经济33项一揽子政策举措、上海经济恢复重振“50条”,及时制定出台徐汇经济恢复重振“27条”,全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以政策措施的确定性应对疫情变化的不确定性。

1  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推进情况

主要领域

主要进展

疫情防控

? 速构建应急指挥体系,实现扁平高效指挥;调度力量下沉,统筹991名市级机关干部、1264名区级机关干部支援社区;一网统管赋能,开发社区疫情防控智能应用系统” “疫起生活应用等,有效赋能一线实战,有力保障疫情期间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 持续开展清零攻坚行动,3月以来累计核酸采样1410.32万管、3165.29万人次;建成方舱床位1.2万张、隔离板房3235间,筹措隔离酒店5000多间;科学消杀不留死角,组建疾控消杀队、行业消杀队、街镇消杀队、应急消杀队四级17支消杀队伍共909人,日均消杀面积30万平方米(截至531日)

? 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扎实有力,集中整治规模化租赁场所,完成清退取缔6处,解约安置2121人,开展配送寄递人员全量查验专项行动,累计检查在营网点426家次、快递骑手11.5万人次,对215个问题店铺规范管理

? 生活物资保供落实到位,根据居民意见动态调整发放频率和品类,关注特殊困难群体,打通小区配送最后100米,累计发放800多万份生活大礼包;及时响应就医买药需求,完善居民闭环诊治机制,细化就医出行指南,通过互联网医院、志愿者代买等措施保障上门送药

? 全面构建党建引领的社会动员体系,动员全区3千多个基层党组织、4千多个楼组党组织冲锋在前,9万名在册党员、4万名报到党员整编入列;组建150余支青年、巾帼、工人劳模抗疫突击队,发动256家“两新”组织与居民区开展结对帮扶,动员全区5万名各领域志愿者积极参与核酸筛查、民生保供等工作

复工复产

? 疫情期间服务保障122家重点企业持续运转,线上持续跟进重点招商项目;制定《徐汇区重点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建立市区两级“白名单”机制,保障重点企业先行复工复产

? 完成370个楼宇园区、9000余家企业复工复产备案;推动全区664家“千万大企”实现应复尽复,46个在建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 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累计申请“场所码”83180个,部署“数字哨兵”6510个;建立楼宇园区防疫指导专员机制,组建234人的专员队伍;区层面组建专项督查队伍,进一步加大对楼宇园区及企业督查检查力度

政策落实

? 制定《徐汇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实施方案》(“徐汇27条”),19个部门逐条制定有关细则,共形成35项实施细则和申请指南

? 加强政策兑付,上半年累计审核留抵退税1907户次,退税共计57.29亿元;兑现企业综合扶持资金30.26亿元,进度已达80%

? 落实租金减免,区属国有企业已累计完成审批2381户,租赁面积38.46万平方米,减免租金2.89亿元

? 加大金融纾困力度,在原有普惠融资额度基础上,再推出一百亿增量降率贷款及一百亿无缝续贷贷款,总计“两个百亿”助力企业重启;发布《疫情防控特色金融产品目录》;扩大贴息贴费额度,将往年最高补贴贷款利息由40%提升至50%;推动“汇企贷”等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做大,降低企业融资门槛

? 落实就业补贴,上半年已受理政策咨询340家,政策申请162家,通过审核进行公示70家;面向3766名本区户籍2022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短信推送和咨询电话服务

(二)全面推进经济重振,经济逐步企稳向好

经济运行展现韧性。今年以来徐汇经济呈现先扬后抑、触底回升的运行态势,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指标呈现回稳向好势头,区域经济运行逐步回归正常,体现出良好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地区生产总值降幅小于预期,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92亿元,可比下降6.1%,好于之前预计,落后全市0.4个百分点,进一步缩小与全市差距。区级财政收入降幅小于全市,上半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129.39亿元,同比下降8.93%,降幅小于全市10.87个百分点(全市下降19.8%);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区级财政收入同口径下降5.12%(同口径全市下降12.9%)。6月当月区级财政收入翻正,同比增长9.98%

二三产业同步回升。工业生产加快恢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8.2亿元,同比下降16.6%6月当月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1%。其中,珠宝首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逆势上扬,上半年同比增长11.5%64.1%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有升有降,上半年规上服务业完成1694亿元,同比下降3.6%。其中,信息服务业持续增长,金融服务业稳定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业小幅微跌,但专业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受疫情影响以及收入口径的调整。

资消费有所恢复。投资降幅开始收窄。全面推动在建重大项目复工复产,积极参与“潮涌浦江”投资活动,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88亿元,同比下降23.3%,降幅较1-5收窄了1.6个百分点;新增开工面积11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8万平方米。消费逐步好转。上半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3489.9亿元,同比下降14.2%,降幅较1-5月收窄2.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饮料、文化体育用品、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批发等重点行业6月当月已实现正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4.2亿元,同比下降19.3%,较1-5月收窄1.7个百分点

 

2  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主要领域

主要进展

重大项目

? 举办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滨江复星中心等7个项目开工

? 徐家汇国贸中心T1塔楼、星扬中心、星瀚广场竣工

市政基础设施

? 有序推进漕宝路东延伸工程、龙吴路功能提升工程前期工作

? 积极推进轨交23号线站点、龙水南路越江隧道征收腾地工作,徐浦大桥站基本完成补偿方案制定,体育场、华泾路站具备腾地条件

? 完成华容路、罗城路、田林街道244街坊公共通道桥等道路立项,5座过街人行天桥加装电梯均已复工复产

? 完成寿祥坊小区停车治理,310个公共泊位已准备开工

? 上半年新增公共泊位2222个、公共充电桩239个、共享泊位170

土地收储

? 上半年出让兆丰路西块商品房住宅地块、钦青花鸟市场文化地块,出让金额共49.1亿元

? 完成徐汇滨江南部延伸段中远海运地块、徐汇中城南片区石龙实业、天华实业等地块收储签约,完成中东三家里三期等地块收储腾地

外资外贸逆势上升。外贸率先恢复,上半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25.8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2%,进口总额同比增长8%。外资保持增长,上半年实到外资8.54亿美元,同比增长32.3%;合同外资6.09亿美元,同比增长3.65%。总部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引进高能级复合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上半年新增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106家,研发中心累计达到30家。

(三)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兴动能加快积蓄

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提升。聚力打造科创绣带,持续做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推动浦江实验室平稳落地,服务保障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张江徐汇园区建设,助力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上半年人工智能产业顶住压力小幅微增,实现总产出303.8亿元,同比增长1.7%。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出513.44亿元,同比增长4.8%。现代金融产业实现总产出281.35亿元,同比增长2.37%。生命健康产业受疫情影响短期承压,上半年实现总产出311.1亿元,同比下降10.3%新产业新赛道抢抓布局。制定支持元宇宙、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推进元宇宙应用场景搭建,积极领跑元宇宙新赛道;聚焦电动汽车、光伏氢能等绿色投资新风口,加快低碳产业布局

3  科技创新推进情况

主要领域

主要进展

科技创新

? 深化区域型TTO平台建设,主平台与上海申康中心、上海市疾控、中山医院等8家医疗卫生机构达成合作,就临床项目成果转化创新指数、转化服务、长三角罕见病活动启动、项目转化等展开合作

? 稳步推动技术合同认定工作,上半年我区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79.45亿元,同比增长10.8%,位居中心城区第一

? 做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服务,上半年受理并推荐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0个,获得认定高转项目19项(其中约15项为2021年度申请)

四大产业

集群

? 数字经济领域亿元级项目已落地3家,千万级项目已落地6家,百万级项目储备丰厚;魔珐科技、元隆雅图、超猩科技等优质企业相继落地并产税

? 聚焦创新药物、互联网+医疗等重点领域,吸引亚盛医药、微医集团、脉金生物、DIA(药物信息协会)等创新主体落户徐汇

? 加快生命健康数字化转型,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在徐汇设立亚马逊云科技首家数字化赋能中心,共同推进选址和装修工作,全方位开展生命健康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 制定2022年度徐汇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汇文艺?惠生活”文旅消费季扶持项目的实施细则及申报指南,发挥专项资金产业引导和安商稳商作用

? 引进建银国际、浙商期货营业部在内的共计26家金融机构落户徐汇;徐汇区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新产业

新赛道

? 制定《徐汇区关于支持元宇宙发展的若干意见》

?  联合漕开发总公司形成元宇宙园区发展规划,漕开发“元创未来元宇宙产业创新园”成为全市首批元宇宙特色产业园区

? 组织开展“元宇宙”产业龙头企业闭门研讨会和“数字艺术品”企业研讨会;联合主办“CAAI云论坛 元宇宙与智慧医疗学术研讨会”

? 在全市率先开展元宇宙、数字藏品、数字广告、数字内容等新赛道项目扶持,共受理包括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原创内容等项目46个,其中31个项目已进入评审立项流程

? 制定《徐汇区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分解落实市级下达的5510千瓦光伏建设考核任务,加快推动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信心稳步恢复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出台《徐汇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行动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保障,打造“一网通办”企业专属网页,推出服务型监管“徐9条”和注册许可便利“六办”。招商引资成效显现。依托“五大战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上半年新引进亿元级项目6项,千万级项目34项,经济新增量持续扩大楼宇经济持续发展。上半年纳入统计的151幢楼宇户数属地率达到53.16%,较去年同期提升13.34个百分点,共产生亿元楼36幢。

4  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情况

主要领域

主要进展

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

? 打造“一网通办”企业专属网页,通过数据对接方式发布政策、通知和公告242条,通过人工方式发布21条,新增特色标签16个,上线助企纾困专栏

? 上半年全程网办各类企业登记288户,推进内资企业变更(备案)登记、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网办

? 推进全量纳税人全电发票用票试点,共有64户开票试点纳税人,3.97万户用票试点纳税人

? 117项行政审批事项(情形)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2.5小时,企业新设压缩至2小时发照,对77家企业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容缺办理

? 优化“住所云”物业端、审批端、管理端建设,累计减少收取住所材料10027次(份)

? 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点位从全市首批2个拓展至8

招商引资成效显现

? 上半年举办二批次25个项目集中签约,新年首个工作日签约10个项目,第二批次签约15个项目

? 上半年新引进吉利、鹰角等亿元级项目6项,引进千万级项目34

? 上半年全区新设企业880户,注册资本总额263.5亿元

 

楼宇经济持续发展

? 修订完善《提升楼宇载体能级的实施方案》,加强楼宇园区物业管理方合作,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积极开展属地工作

? 聚焦星瀚广场、龙华会等新增楼宇,精准导入特色产业重点项目

 

(五)社会民生着力保障,民生温度始终不减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教育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教育教学和招生考试工作有序推进,健全义务教育“双减”长效机制,推进高中“双新”实践,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优质内容供给更加丰富,公共体育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援企稳岗政策落地见效,养老设施和机构建设加快推进,“政策找人”精准救助深入开展,兜底性、基础性和普惠性民生进一步夯实。

5 社会保障及社会事业工作推进情况

主要领域

主要进展

社会事业

? 稳妥做好2022年招生工作,新建10个普惠性托幼点

? 推进思政课创新行动和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聚力德育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徐汇德育生态圈

? 落实经费保障,47所公办小学(含4所民办小学)100%开展校内课后服务

? 明确两大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新一轮建设目标,推进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完成公立医院综合评价,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和大华医院顺利通过二级专科和二级乙等医院的专家现场评审

? 完成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影像质控平台及AI智能影像全覆盖布点上线,实现区域内影像“操作+诊断+质控”全流程同质化管理;开展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提升与优化建设,启动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完成1个站点迁建

? 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武康路—安福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持续打响“建筑可阅读”“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品牌

? 聚焦“艺起前行”主题组织开展抗疫文艺创作,开展云剧场、云艺培、云观展、云文博、云阅读等系列活动

? 完成万体汇都市运动中心建设,上半年建成3条健身步道、4片多功能运动场、11个益智健身苑点

? 制定《徐汇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目标责任分解表》,积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社会保障

? 上半年帮助381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帮扶引领305人创业

? 在二福院、三福院和徐中心推广“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模式,提升机构医养结合能力

? 加大护理型床位建设力度,全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总床位的44%

? 新增廉租租金配租家庭93户,享受廉租租金补贴1664户,发放补贴金额2729.14万元

? 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1.79亿元,救助17.63万人次;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74.34万元,覆盖困境儿童78

? 做好全国未成年保护示范区迎检工作,实现13个街镇未成年保护工作站全覆盖

城区品质不断提升。围绕“三旧”变“三新”加大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力度,一体化推进小区街区、生态业态、路网水网治理等全要素治理,进一步提升城区宜居品质。社会治理更加完善。实施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计划,加快构建布局科学、功能完善、全面覆盖的社区综合服务供给体系,不断丰富家门口优质、便捷、舒适的“生活盒子”。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有序推进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92.3%PM2.5浓度29(μg/m3),PM10浓度37(μg/m3)。城区绿化美化颜值提升,新建城市绿道2.4公里,新增立体绿化0.8公顷。实施“清洁家园专项行动”,垃圾分类减量化效果显现。

6  城区治理工作推进情况

主要领域

主要进展

“三旧”变“三新”

? 围绕零星旧改“一年决战”目标,加快启动21个地块零星旧改工作。风貌区内13个地块,已完成陕西南路360弄、乌鲁木齐南路181183弄等5个基地第一轮意愿征询,正在推进剩余地块第一轮征询工作;风貌区外8个地块,淮海西路、李家宅、邓家塘3个基地已完成签约;瞿溪路1385号基地已完成第一轮征询,剩余4个基地正在制定征收补偿方案

? 启动成片旧区更新改造试点攻坚,明确东安一、二村以片区城市更新方式改造,长桥新村以拆除重建方式改造

? 全面推进旧住房修缮改造,上半年完成97个老旧小区修缮改造方案设计;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完成28台,正在施工225

? 完成23个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并反复优化,漕溪一村等9个项目完成项建书或可研批复,立项率39%

社会治理

? 大力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计划,加快布局建设完善30余个生活盒子(邻里汇),配齐社区食堂、社区卫生、社区文体等功能

? 推动居委会临街设置,整合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服务接待功能,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点

? 评选产生首届徐汇区社会治理创新奖之“党建引领先锋”10名,“社区治理骨干”10名,“治理创新达人”20

生态环境

? 道路扬尘在线监测平均浓度0.074毫克/立方米,中心城区最优

? 全区河道11个市考断面达标率100%

? 推进宛平路小花园、乐汇公园、漕溪路地铁站小游园、凯旋南路绿地、五月苑绿地、星游城绿地等6个口袋公园建设

? 推进中环绿廊五期建设,打造虹桥路徐汇段绿化特色道路

? 实施“清洁家园专项行动”,完成92个点位清理,清运积存垃圾约1500吨,回收可回收物4500余吨

? 优化居住区装修垃圾智能化预约平台,推进“装修垃圾”不落地工作试点

此外,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性超出预期,疫情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进一步显现,徐汇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恢复重振面临较大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加之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制约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行业复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多重困难,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全年稳增长压力较大。二是民生保障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企业招聘需求下降,高校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加大;“三旧”变“三新”的任务繁重,老旧小区、老旧住房亟需更新改造。三是城区治理效能有待提升。数据赋能实战水平尚需增强,应急处置机制还不够完善,社区基层基础还要夯实,违建、群租等问题还有待整治。

二、下半年本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建议

下半年,全区上下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聚焦“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的奋斗目标,更加有力、更加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全区生产总值力争实现正增长、区级财政收入力争自然增长持平的目标,压实任务、做实举措,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推进经济恢复重振,不断巩固社会事业基础,持续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政策落实,千方百计稳增长保企业

以更快速度推进落实政策。推动国家“33条”、上海“50条”和区“27条”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聚焦中小微企业狠抓政策落地,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和速度,确保各项政策快速高效直达市场主体。聚焦大企业狠抓“十四五”产业政策落实,加快涉企资金拨付进度,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密切跟踪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借鉴吸收兄弟省市的好做法,研究储备一批稳增长增量政策。

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释放“五大战区”机制优势,在压实“550100”招商倍增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再引进3-5家亿元级企业,推动长三角跨域招商,大力吸引总部型企业、新赛道高成长性企业落户,推动营收和税收双落地。聚焦楼宇属地率、亿元楼数量再提升,用好楼宇能级提升“10条”等各项奖励政策,做好新建载体招商工作,力争纳统楼宇属地率提升至55%,年税收超亿元楼宇达到60幢,提升楼宇经济贡献度。

以更优环境做好企业服务。全面落实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行动方案,探索上线政务服务办件中心,推广企业登记注册业务全程网办服务场景,打造“住所云”2.0版。聚焦“千万大企”夯实常态化走访联系机制,精准发力解决企业堵点痛点,盘整楼宇企业底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力稳预期保市场主体。推进“一网通办”迭代升级,做优做强“随申办”徐汇旗舰店超级应用,年底前共接入25个新应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网办率达到85%

(二)狠抓产业升级,多措并举拓优势育动能

巩固重点产业回升势头。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恢复,力争全年实现正增长,推动信息、金融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等多做贡献,信息服务业保持两位数高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增速力争与全市持平。推动专业服务业和文化服务业复工复产,积极拓展线上业务,逐步收缩降幅,争取全年转正。零售、住宿餐饮、会展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力争缩小降幅。加快房地产交易回补,抓住商品房住宅预售标准放宽和商品房认购摇号选房流程压缩的窗口期,加快宝能华庭、瑞峰宁苑等住宅项目上市,推动人工智能大厦等商办项目尽快成交,形成对经济的有力支撑。

强化四大产业集群支撑。以高端产业为引领,做大做强四大战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业态结构、动力结构全面升级。推动与微软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与腾讯云合作共建新兴产业生态,做强西岸数智谷产业地标,持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紧抓“抗疫经济”新机遇,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第三方医学检验中心、高端检测仪器设备等领域优质企业,驱动生命健康产业持续增长。加快“数字广告传媒”等产业链布局,推进普德赋“光明之城”建设,培育文创产业新增长点。办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打响徐汇金融品牌,深化与上海交大高金学院、智能投研等专业机构合作,吸引一批金融类资管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功能性金融平台等,大力深耕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

打造科创绣带培育动能。全力服务浦江实验室、中山医院国际医学科创中心等建设,浦江实验室年内完成供地、力争开工,做强区域TTO平台,畅通“政产学研金服用”链条,以科创为引擎培育新兴动能。聚焦经济发展新赛道,对接市级行动方案、产业规划,重点打造漕开发“元创未来元宇宙产业创新园”,吸引相关硬核科技企业、行业生态龙头集聚发展,力争在社交、游戏等元宇宙消费场景上率先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标杆应用。围绕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服务业、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等领域,强化政策引领,抢抓绿色发展的新赛道,重点支持氢能、新能源汽车换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发展,引进一批碳市场研究机构、碳资产管理服务机构等。结合徐汇优势,依托区域丰富的应用场景,积极培育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产业,努力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

(三)狠抓内外需,着力推进稳存量拓增量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抓住“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活动契机,咬住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增长10%的年度目标,重点打好东西南北“四大战役”,抢抓项目开工速度和投资实现进度,积极采取并联审批、容缺审批等方式,探索项目审批模式上的“再提速”,积极协调解决工人短缺、夜间施工等施工保障问题,加快实现攻坚突破,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压舱石作用。锚牢开竣工节点目标,全力推动在建项目提速,积极推进新开工项目尽快形成实物量,确保西岸传媒港及西岸数智谷等载体尽早竣工,尽最大努力拼回时间、弥补损失。做好2022年第三批住宅用地集中出让的筹备工作,加快河南队、华之门等重点地块出让,重点攻坚远中实业、C单元西片区等重点地块腾让,助推重大项目落地。

大力提振市场消费。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示范区建设,以打造顶级商圈为目标,统筹徐家汇、衡复、滨江等重点区域的消费业态升级,力争年内引进1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店,举办20场全球高端知名商业品牌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全面提升消费能级与功能。大力举办促消费活动,以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以及线上消费、新型消费为抓手,推动电商平台与商圈、商业企业合作,融合主题论坛、新品发布、品牌快闪等形式,精心谋划开展上海“五五购物节”徐汇主题活动、文旅消费季等,促进消费强劲复苏。

稳住外资外贸发展。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政企沟通等平台,加强与总部型企业、重点外资企业对接与服务,关注科技型、平台型总部企业,努力吸引和留住更多外资项目、外资总部和研发中心,全年实到外资金额完成12亿美元,鼓励总部型机构以重组、并购等方式“梅开二度”,力争全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2家。积极落实国家及市里各项稳外贸政策,深化与海关的战略合作,推动通关便利化,支持企业稳生产保订单拓市场,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稳定外贸规模。

(四)狠抓三旧三新,切实提升民生服务水平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大力实施“三旧”变“三新”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再提升工程,推动成片旧区一体化设计、整体规划调整,全面启动东安一、二村片区更新试点,加速推进零星旧改。推动小梁薄板和不成套职工住宅改造,重点推进漕溪二村等拆除重建项目的方案征询,加快推进漕溪三村、漕溪一村、外龙山等项目居民签约和审批办理,努力打造旧住房改造的“徐汇样本”。进一步完善旧住房修缮机制,年内实现住房修缮开工30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力争全年完工200台,切实改善居住环境。

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效能。推进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建设,通过多中心融合、一站式载体建设、多点位服务互补等方式,加快推进“生活盒子”等15分钟生活圈项目建设,开展邻里汇3.0版提升行动,加快推进39家邻里汇项目建设和功能提升,力争年内打造13个区级示范“15分钟社区生活圈”、18个邻里汇“生活盒子”。加快“无疫菜场”软硬件改造和验收开放,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做强街镇治理层级,调整优化街道“6+2”职能设置和“四中心”职责,推进街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打造居委会临街设置示范样本,全年完成新增居委会临街设置52个。

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高品质建设教育强区。结合城区更新优化升级教育资源,加快南部职业学校建设推进复旦附中徐汇分校北扬人工智能小镇规划小学和幼儿园开工。深化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创建上海市示范性学区集团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争创1-2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聚力“双减”增效、“双新”实践,精细化落实“五项管理”,完善“五育活动日”品牌,探索建立13个街镇“青少年活动分中心”,丰富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育服务内容,提高学生身心综合素养。大力推动健康徐汇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联体建设内涵,加快区域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落地实施,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夯实“全专结合、医防融合、医养结合”服务功能,推进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全面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推进“乐龄汇”南部养老项目建设增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站(点)两级设施供给,积极创建示范性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年底实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应建尽建打造“海派文化之源”标杆。深挖文脉内涵,高质量完成徐家汇书院建设上海文旅中心外立面提升等载体工程,启动西岸大剧院专项设计咨询工作,打造“徐汇文化C圈”,培育和丰富具有标识度和美誉度的文旅产品。加快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旅服务普惠性、均等化、品质化水平。全年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2.15万平方米,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5万平方米。

(五)狠抓城区治理,坚决守牢城区安全底线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压实属地、部门、企业、个人“四方责任”,完善联防联控、联处联报和群防群控工作机制,深化“场所码”和“数字哨兵”应用,动态优化采样点布局,提升发热门诊和药店“哨点”预警水平,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强化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常态化防控。推动疫情防控的全流程数字化改造,鼓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切实提升实战应用能力,实现“观、管、防、处、治”一体的立体防控。稳妥有序做好集中隔离点关停并转和工作机制调整工作,严格规范日常管理,守牢不发生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加强城区精细化治理。深化全要素治理,推进18条衡复风貌区道路全要素治理,加快推进架空线入地,打造7个“美丽街区”。推进剩余4处非法规模化租赁场所清退治理,推动龙吴路沿线违法建筑专项整治,推进自建房、“两改”房屋隐患排查整治,织密城市安居“防护网”。强化数字赋能,构建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厘清“三个实有”数字底账,加快“一网统管”感知系统布局,构建数字孪生城区。出台《徐汇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进低碳发展实践区、低碳社区创建,加强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推进光伏开发建设。持续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PM2.5低于32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力争不低于85%。建设“水岸秀带”,力争市考断面Ⅲ类水及以上达66%;优化土壤环境调查修复机制,保持污染地块100%安全利用率。

加快提升城区韧性。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成立区、街镇两级城市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定位清晰、流程顺畅、责任明确、高效联合处置的“7×24”小时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模式,深化“全周期管理”,强化监测预警、资源储备、分布式布局与队伍建设,加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力度提高城区抵御风险能级。健全“1+8+X”平安徐汇运行机制,深化“3461”安全工作体系,全面展现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维护城区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