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常委会会议 > 常委会会刊 > 17届常委会第6次会议

关于徐汇区2022年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22-11-23

 

关于徐汇区2022年城市规划

制定和实施工作情况的报告

——在20221122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徐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彭海东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22年是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第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三旧三新民心工程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区规划资源局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总体要求,在区委、区府坚强领导下,紧盯打造卓越徐汇的美好愿景和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的目标任务,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坚持向土地要效益、向存量要空间,以高质量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水平管理推动全区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促进全区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工程建设。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构格局、谋新篇,持续优化规划编制

(一)              以单元规划为基,调控详、促专项,系统构建徐汇发展框架。

全面落实徐汇区单元规划(2035)明确的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空间布局、交通支撑、公共服务要求,深化控详编制,引领徐汇未来长远发展。

一是分析区情特点,挖掘优势,围绕十四五全区发展重点提出空间规划策略。不断优化规划编制,梳理出未来新增的商业、办公、住宅、产业等空间体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物质空间载体。年内将共计完成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人工智能浦江实验室、中东三家里中能建等6个项目的规划调整。共计释放2.6万方商业、10.4万方办公、7.9万方住宅、37万方产业、4万方文化,吸引中能建等央企、米哈游等人工智能企业等落户徐汇。

二是进一步完善养老、社区服务等设施配置,稳步推进专项规划编制。会同和配合民政局、体育局扎实推进养老专项、体育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完善骨干路网结构和重点地区道路系统。积极推进枫林路、银都路越江隧道、龙腾大道南延伸研究,构建便捷高效的区内外道路交通体系。完善滨江C单元西片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道路骨架,开展漕开发地区交通专项研究,助力产业片区腾飞发展。优化公交网络,加快推进23号线的建设事宜,积极推进19号线专项规划编制。

(二)              三旧三新为机,推旧改、提风貌,全面改善百姓生活品质。

旧住房更新成套改造。规划在旧改项目启动前期即主动对接开展前期研究,并在方案稳定后启动规划调整,为旧改项目实施落地提供指标保障、方案支撑。年内已完成东安一二村、长桥新村等更新规划研究,启动夏家厍等4个住区和日晖二村等3个片区规划研究。上述旧改实施到位将惠及11000户居民,切实改善居住条件。

以日晖五村旧改项目为例。该老旧街坊地块零星细碎,如单独针对五村片区的小梁薄板建筑进行拆落地改造,将面临主体搬迁地块收储配套缺失等各类用地及建筑功能问题,并且开发资金难以平衡。因此,将片区拓展为周边三个片区整体改造。最终方案除了满足700多户居民成套改造外,还将配置1100平方米广场绿地,增设邻里汇(含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点、社区文体等)、商业服务及停车设施,实现颜值功能的双提升。

风貌区更新提升。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全面提速零星旧区改造的要求,围绕三旧变三新重点工作,以张家弄片区、建新片区、长乐路695弄等地块为抓手,开展风貌更新研究,积极探索风貌区保护更新的新模式。主动跨前,提前服务,积极推动龙华西路90弄、龙华新村、陕西南路550弄、襄阳南路429弄成套改造专项债项目,协调市、区相关部门完成方案优化及审批。考虑到民生项目的重要性和居民入住的紧迫性,压缩审批时限,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容缺审批,保障民生项目尽快落地。

重点空间精细化设计。以高安路一路一弄精细治理模式为范式,将其复制推广至周边道路和区域,推进完成宛平路等3条道路全要素提升设计,启动华山路等16条道路初步方案设计,打造四态融合示范区,大幅度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              以空间再造为计,抢先机、谋布局,继续保持城区增长领跑身位。

围绕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中部提升的空间布局,打造多样化发展引擎。两级驱动,抓住徐汇滨江和漕河泾开发区这两大增长极,强化滨江腹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完成滨江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C单元西片区整体城市设计前期研究。深化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漕开发区域东方明珠规划调整,启动上澳塘体育地块规划调整。中央活动区,积极探索徐家汇商圈更新改造,推进上海六百和太平洋百货城市更新项目。更新提升区,强化上海南站地区、徐汇中城等空间资源的高效能利用。战略拓展区,开展华泾门户发展区景洪路以东地块布局优化研究,完成环城生态公园带(徐汇段)功能提升规划方案研究,开展龙吴路以东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

二、抓要素,促发展,全力保障土地资源

(一)              攻坚土地收储,夯实资源底盘

截至目前,完成“5+1+X”土地储备与征收工作近145亩土地的储备腾让,有力服务重大产业项目,保障民生教育医疗,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产业项目方面,重点推进中东三家里、C单元西片区滨江核心板块收储工作。为保障中能建项目落地,全力推进中东三家里攻坚腾地。首先强化组织保障,会同斜土街道、西岸集团成立腾地攻坚现场指挥部,第一时间入驻现场进行收储谈判。强化机制建设,形成各部门主要领导每周六定期例会、每周专报制度,进一步提升了沟通能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强化项目推进,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作战图、时间表、责任人,领导亲自挂帅、部门协同联动,咬紧牙关形成一盘棋的强大合力,持续推动枫林路两侧地块收储腾地。截止目前,汇达工贸地块已完成腾地,物理研究院等3幅宗地已形成收储平地方案,为中能建项目顺利落地夯实基础。为确保国家实验室重大项目落地,重点攻坚浦江实验室地块收储。该地块曾历经多年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今年我们积极把握疫情后复工复产关键节点,与中交三航局主动对接,一方面商请支持浦江实验室及一河两岸工程涉及的24亩用地收储腾让;另一方面发挥三航局的专业优势,在市政道路、航道港口、雨水调蓄等方面寻求合作机会。最终区企双方于112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区企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二)              有序土地供给,保障经济发展

面对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局势,我局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各项工作,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

一是立足稳增长,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围绕年初确保出让5幅地块、出让金收入175亿元、区级入库110亿元的目标要求,按照准备充分,能出尽出原则,克服疫情及房地产市场冲击影响,完成10幅地块出让,出让金收入达214.5亿元,区级入库约157.8亿元,达历史第三峰值,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二是立足促发展,聚焦品质提升加快城区蝶变。一方面在疫情封控期间,为支持上海核工院复工复产和IPO上市,借助一网通办平台于417日完成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工作,为企业6月份成功上市奠定坚实基础;在承担方舱选址、社区支援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抓土地出让各项工作,于61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首日,顺利完成兆丰路西块住宅地块出让。另一方面在全年自然资源工作中,首次带方案出让科研地块1幅,新增10.6万平方米科研项目体量,为徐汇产业发展积蓄新动能;新增48.8万平方米商业办公、5.94万平方米文化项目体量,进一步丰富滨江、华泾区域商业文化配套,切实增强人民幸福感;新增19.7万平方米住宅体量,预计将提供商品住宅1936套、社会租赁住宅604套;完成桂江路绿地五期、复旦附中徐汇校区、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等划拨土地供应,助力市区重大工程建设。于此同时,积极盘活存量,加快城市更新,推进东方明珠、申能、交运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方案研究,探索长桥新村、零陵路小区等三旧三新项目土地实施路径,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水平。三是立足防风险,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北杨人工智能小镇租赁住宅闲置项目开工,集聚市区各方力量,大力推进光明集团漕宝路440地块、漕宝路220地块闲置土地处置等工作。

三、探路径,勇创新,高效服务重点工程

(一)              借力实施平台,提升规划服务

上海首份高品质建设实施总图——西岸金融城规划实施平台总图已获市规划资源局批复。规划实施平台是全市规划资源部门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一江一河地区开发建设品质要求的新举措。2022年,我局在市局指导和支持下,配合滨江管委办,对照实施平台对建设和运营全生命周期高标准、高效能管理的总体要求,以黄浦江两岸开发重点区域徐汇滨江为试点,做好滨江整体建设品质引导和提升。围绕市级重大工程西岸金融城、西岸梦中心等重点项目,形成了全市实施平台总图示范性文件,以动态管理推进西岸梦中心项目设计提标,同时也加快来工程推进。通过前置研究实现西岸国际会展中心方案审批无缝衔接土地出让,实现年内启动建设,在地区整体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支持作用。

(二)              首创审批路径,推进重大项目

我局通过国家医学科创中心斜土路公交站场功能提升项目开创了上海首条创新审批路径单项目双主体双立项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的部市合作项目,由中山医院与久事集团联合建设。它面临的一块用地、一个工程、两个主体(部市单位合作)、两个立项(国家和市发改委分别立项)的特殊情况,在上海市建设项目审批历史中尚属首次,在规划之初面临了前所未有的路径挑战。经我局积极沟通协调市规划资源局、市发改委、市重大办等职能部门,以项目全生命周期、全部门审批手续形成闭环为目标,提出了将两个主体、两个立项整合为一个项目进行审批和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实施路径,并经市规划资源局批复认可。目前项目建筑方案已顺利完成批复。

(三)              一周审批方案,刷新徐汇记录

今年我局开创徐汇首个带方案出让即开工项目——虹梅街道xh212d-01地块(河南队)元创未来中心。为抓紧抢赢产业发展跑道,经我局精心策划和协调,本项目确定为带方案协议出让,在土地出让前先行完成建筑方案部门意见征询、方案规划公示等工作,大大缩短了项目开工时间。1020日,该项目土地顺利出让,我局一周内即完成了规划建筑方案审批,使项目顺利具备正式开工条件。

(四)              服务重大工程,助力徐汇建设

我局聚焦徐汇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区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审批及验收服务。徐汇滨江地区西岸金融城项目完成规划实施平台总图批复;徐家汇地区上海体育场综合改造二期完成规划全流程审批、徐家汇中心T1塔楼完成验收,有力推进徐家汇城市更新;漕河泾开发区越界3.0竣工验收、xh212d-01地块(河南队)科研项目批复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助力漕河泾向科研高地迈进;华泾地区北杨人工智能小镇项目陆续完成工规证的核发及项目的开工,推进现代化科创小镇落地。

 

以上是对徐汇区2022年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情况的汇报。未来,区规划资源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坚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围绕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城市更新攻坚行动目标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奋发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徐汇城市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