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
日期: 2024-03-07
(2024年3月6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目标任务,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徐汇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一、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政治属性,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加强思想学习,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建设,在学习中提升政治能力、增强大局观,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实践中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坚持党的领导,严格执行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积极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作用,紧紧围绕区委决策部署,积极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人民共同意志,确保区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坚决贯彻落实。
3、切实加强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廉洁自律,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凝聚团结奋斗的共同力量,在徐汇改革发展大局中更好发挥人大作用、展现人大担当、作出人大贡献。
二、进一步汇集民意民智,更好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见效
1、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4+2+X”运行模式,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要从广度上延展,更好布局立法信息采集点,更广泛地收集民情、汇聚民意。要在高度上提升,以田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为重点,持续导入资源,树品牌、扩影响,凸显我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体化特征。进一步加强立法信息采纳情况的反馈,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2、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家站点”的“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大课堂”作用,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差异化发展,推动各“家站点”因地制宜,形成百花齐放的民主实践生动局面,让基层“小站点”成为民生“大支点”,成为展示区域发展亮点、彰显中国式民主政治优势的舞台。
3、坚持区人大常委会“十个一”工作制度,持续深化为民办实事项目满意度测评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测评覆盖面,丰富测评内容,增强测评力度。指导华泾镇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助推民生项目“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三、坚持融入发展大局,聚焦全区中心任务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1、紧紧围绕区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产业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三旧”变“三新”、美丽街区建设、“双减”政策落实、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社会救助、全民健身、就业促进、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华侨权益保护、公安“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运行、数字改革赋能法院执法办案、为老继承“一件事”公证服务、反电信网络诈骗等事关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的重点工作开展监督。联手区政协,对本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
2、依法开展财政预决算审查监督,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绩效情况和审计工作报告。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持续强化对政府债务的监督。听取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及其整改情况报告,推进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重点内容相衔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运用力度,强化重点资金监管,切实加强预算联网监督。
3、深化执法检查、专题询问、民主测评等方式,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一府一委两院”更好地开展工作。深化被任命干部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听取区商务委、区审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国资委、区公安分局、区退役军人局、区科委、区规划资源局、区医保局主要负责人向人大常委会述职,不断提升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任免和监督的质量和水平。
四、深化“两个密切联系”,持续推进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机制和平台建设
1、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点优势,进一步密切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推进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活动,更好地搭建起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连心桥”。
2、持续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发挥人大代表资源优势,通过集中培训、专家讲座、区情通报、学习交流、代表组活动等形式,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坚持公民旁听人大常委会会议等制度。支持代表之间跨小组、跨专业、跨条线联系沟通,增强代表工作的活力和质效。
3、深化代表建议督办机制,大兴调查研究,强化市、区代表联动,进一步实现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强化代表履职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履职优秀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更好地激发出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