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汇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日期: 2024-09-12
——在2024年9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王志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区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区政府各承办单位把代表建议办理作为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狠抓办理落实,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现就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代表建议的总体情况
2024年,区政府系统共收到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64件,其中,涉及城区建设管理方面的29件,占总数的45%;涉及社会事业方面的21件,占总数的33%;涉及经济发展方面的5件,占总数的8%;涉及综合管理方面的9件,占总数的14%。
经各承办部门的共同努力,所有代表建议均按期办复。从答复情况看,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62件,占总数的97%;留作参考2件,占总数的3%。经梳理,各承办单位共采纳代表提出的具体建议近160条,形成相关工作措施192项,有力推动解决了一批关系改革发展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二、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区政府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办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围绕“见面率、满意率、采纳率、见效率”,进一步完善办理机制、凝聚办理合力、高质高效做好办理工作。主要推进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精心组织、压实责任,进一步夯实办理工作基础
一是领导重视,层层落实。在区政府层面继续实行常务会议听取审议、办理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分管区领导牵头促办推进机制。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区“两会”期间代表建议受理情况汇报,提出具体工作要求。3月初,区政府会同区人大、区政协召开全区办理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办理工作。区政府各位分管领导继续带头促办一批综合性较强、关注度较高的代表建议,分专题召开4场办理工作座谈会,“面对面”回应代表关切,推动办理工作提速增效。各承办单位切实强化责任落实,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协调督办、科室各司其职的办理机制,将代表建议涉及的具体问题进一步细化,分条分步落实。
二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区政府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代表建议,主办单位做到积极对接、协调左右,会办单位做到不等不靠、主动配合,各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办理合力。比如,针对加装电梯等办理单位较多的代表建议,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充分发挥主办单位牵头协调职责,梳理汇总代表提出的加装电梯涉及的绿化、停车位不足、“悬空”老人下楼等问题,积极与区绿化市容局、区民政局等单位反复协商研究政策措施,统一规范做好办理答复。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局、区体育局联合制定发布出台《徐汇区关于加快推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 着力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试行)》,以“空间融合、活动引领、IP破圈、热点培育、流量推介”五大行动为抓手,加快文商旅体展融合联动发展,全方位回应代表关切。
三是统筹协调,加强督办。区府办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在办理过程中对代表建议解决采纳情况及时跟踪研判,对于解决采纳有难度的代表建议与部门加强会商研究,指导督促部门针对代表反映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努力与代表形成办理共识。机构改革调整期间,及时协调涉改单位做好办理交接,确保办理工作按节点有序推进。持续做好代表建议办复后的跟踪督办,会同区人大开展代表建议现场督办工作,实地查看滨江地区公交出行、上澳塘岸线景观提升、“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建设等相关建议办理情况,检验落地成效。
第二,求真务实、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办理工作水平
一是聚焦重点助发展。相关承办单位将代表建议办理与区政府重点工作相结合,把代表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深化改革、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比如,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聚焦双碳战略新形势新任务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强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更有针对性投向节能技改、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推动产业体系低碳化、绿色化、高端化。区商务委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服务有效下沉,今年4月挂牌成立本市首批“融资服务中心”,在现有“普惠金融顾问线下枢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平台、升级功能,持续拓展首贷续贷,切实提升中小微企业“首贷率”,为企业打造“身边的融资服务中心”。
二是贴近需求惠民生。相关承办单位聚焦代表关注的民生热点,高标准推进一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比如,区卫生健康委对区域内3家医疗卫生机构的入口、通道、卫生间、候诊区等区域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和完善,截至目前,共计完成无障碍建设56处,让特殊群体就医更加安全、便利。区民政局积极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制定《关于积极推动徐汇区家庭照护床位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优选5家区内优质养老机构,重点聚焦本区长护险评估等级1-6级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开展服务。区文化旅游局整合华泾镇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优质资源,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发“黄道婆纪念公园-华泾公园-宁国禅寺-邹容纪念馆”“南徐汇”特色漫步线路,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助力历史文化传承。
三是举一反三促提升。相关承办单位以办理为抓手,以点带面,带动同类型问题解决落实,持续提升城区治理服务能级。比如,区建设管理委针对代表关注的区域道路局部拥堵问题,结合城市更新攻坚行动,统筹施策,计划年内新开工改扩建道路30条,同时,锁定南北交通“中梗阻”问题,年内排定10个堵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不断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区数据局针对代表关注的部分小区地下空间网络信号覆盖不足的问题,迅速对接街镇,排摸现状,结合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工程,制定“一小区一方案”,今年计划完成201个地库信号覆盖。
第三,完善机制、跟踪问效,进一步增强办理工作质效
一是密切沟通提高代表的满意率。各承办单位按照办前问计、办中沟通、办结反馈的要求,通过走访调研、现场办理、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积极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努力做到“应见面沟通,尽见面沟通”,让代表从更高视角、更深层次参与部门业务工作,增强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对办理工作的认同感。比如,“关于桂林路70弄,钦州南路634弄处增设信号灯的建议”,区公安分局在办理过程中邀请代表前往桂林路70弄小区现场勘查情况,听取意见和诉求,共商解决方案,在充分调研并征询代表意见后,将桂林路上师大路口南侧设置的禁止掉头标志调整为禁止大型号牌车辆掉头,为周边小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得到了代表的高度认可。
二是主动公开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区府办督促各承办单位积极履行公开职责,在区政府门户网站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复文公开,办理复文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提出人明确表示内容不宜公开的不予公开。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的代表建议办理复文,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不断提高办理工作的公信力。截止目前,64件办理复文中,主动公开57件,占比89%,主动公开率较2023年提高19%。
三是严把质效提高办理的质量。今年,区府办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探索建立办理工作评价机制,通过构建“双指标”评价体系,切实加强对代表建议的跟踪问效。一是建立建议提案办理质效评估指标体系,从“见面率、采纳率、见效率、满意率”四个维度,进一步细化评估标准,对每件代表建议办理的质量和成效进行评估,评定优秀、良好和一般三个等级。二是从办理机制、承办情况、办理效果、特色工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部门办理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对部门年度办理工作综合考评。8月中旬启动评估工作,走访调研区文旅游局、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商务委、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区绿化市容局等承办单位,了解办理事项落地情况,后续将在全覆盖评估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办理工作的特色亮点,深入挖掘一批优秀办理案例,为部门高质量做好办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和区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区政府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办理实效,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指导协调,提升办理水平。主动加强与区人大代表工作室的沟通会商,结合代表反馈意见指导承办单位改进工作。针对办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办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制度化水平。
二是持续跟踪督办,确保办理实效。进一步完善办理工作质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的跟踪问效,切实增强办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推动全区办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继续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截至目前,区政府共收到1件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已经按期办复,办理结果为解决采纳。区府办将继续跟踪掌握办理进度,加快推进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全年办理任务。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