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3-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之三
日期: 2021-01-14
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之三
1月13日,长桥、虹梅、康健代表团认真审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23位代表先后发言。吕晓慧、俞林伟、朱成钢、卢鉴、朱庆华等同志参加了小组审议。
一、长桥代表团审议情况
朱成钢:《纲要(草案)》提出,徐汇“十四五”时期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加快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典范城区。相较于“十三五”规划的“四个徐汇”目标,未来五年和十五年的目标愿景是顶级的、渐进的,体现了政府顶风开船、自我加压的决心和干劲。在世界形势错综复杂、大国博弈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具有世界影响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世界眼光,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二是始终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坚持卓而独特、越而胜己。建议:一是聚焦“老小旧远”等民生短板,主动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做优养老服务,不断延长平均健康寿命。二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提升教学质量,打响徐汇卓越教育品牌。三是滚动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加快解决小梁薄板房屋等难题,为群众创造更好居住条件。
金伟红:《纲要(草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对接落实了中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徐汇自身特色优势,充分展现了徐汇的发展定位和未来图景。
蒋伟明:建议:未来五年加强垃圾清运工作的整体规划,科学、系统布局环卫设施设备,着力破解垃圾清运设施不足、垃圾清运车辆停车难等短板问题。同时,制定台风等特殊天气的垃圾清运预案,确保垃圾清运工作通畅运行。
陈巧兰:《纲要(草案)》站位高,意义深远,十分振奋人心。尤其是坚持统筹均衡,提出南北联动,全新的空间布局将进一步缩小南北差距,为徐汇南部地区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朱 臻:面向“十四五”,提三点建议:一是抢先谋划人工智能发展,发挥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优势,借助期智研究院等顶尖研究平台,加快实现人工智能从有到优的新跨越。二是细化徐汇教育规划,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破解学生减负等重难点问题,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三是根据南部医疗中心建设进度,统筹规划上海中学周边交通路线,推动道路通畅有序。
曲文倩:《纲要(草案)》逻辑清晰,“卓越城区、典范城区”的目标渐次展开、有序递进。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发展格局更均衡,确定了“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二是任务目标更科学,拟定的22个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既体现向上对标,又贴近区情特点。三是城区品质更彰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工作推进力度更大。
二、虹梅代表团审议情况
俞林伟(列席):一是立足“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聚焦徐汇滨江高质量发展极,加快建设高品质载体,优化功能规划布局,推动科技、文化、金融等融合发展,提高经济密度和发展能级。下更大功夫把漕开发这篇文章做得更深更透,培育更高浓度的创新生态,推动信息产业厚积薄发。二是紧扣“卓越徐汇”的五年目标与“典范城区”的二〇三五远景,加强前后衔接,着重做到“三个率先”:率先改善民生,创造符合群众期待的高品质生活;率先成为治理样板,打造全球城市标杆;率先服务国家战略,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勇当开路先锋。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向社会开放更多数据资源与应用场景,对接落实市人才新政,创造更好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和团队来徐汇创新创业。四是高度关注社会中沉默的困难人群,完善社会保障网络,更好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
侍洪波:《纲要(草案)》提出的目标愿景令人憧憬、叫人期待。建议:一是在优化人才环境上下更大力气,整合条线资源、加强制度供给,在对高端人才的激烈争夺中脱颖而出,增强人才吸附力,更好释放“群聚效应”。二是立足“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各类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创新浓度、产出强度和经济密度。
张 宁(列席):一是拉长科技服务业长板,持续做强区域型TTO平台,推动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加快把“样品”变“产品”、把“产品”变“商品”,实现更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二是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引进更多行业头部机构,打造标杆应用场景,做大AI生态圈。三是依托辖区内丰富的三甲医院资源,发挥临床科研优势,深化西岸枫林湾功能规划,打造高附加值的生命健康产业链。
林福东(列席):体育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意义重大。“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拓展群众性运动场地,增加体育设施供给,举办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推动体育健康融入社区。
叶 玉:建议:一是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加强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持续拉动内需,刺激有效消费,加快从“投资拉动型增长”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提高资源要素的生产效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二是正视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等外部挑战,以及人口结构性老龄化等内部问题,把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得更加充分,立足区域优势,拿出务实举措,抓住数字化、低碳化、健康化的机遇,努力于变局中开新局。
周雷勇:《纲要(草案)》提出的目标远景振奋人心,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徐汇人倍感自豪。建议:一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高度重视城市韧性,针对寒潮等极端天气,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城市全天候安全有序运行的能力。二是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引领各类社会主体开放共享数据,同时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三是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均衡布局,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便捷高效服务。
蒲亚鹏:过去五年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五年蓝图令人憧憬,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三条脉络清晰。建议:一是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敏锐识变、主动应变,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破除计划性思维,强化控制性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二是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经济规律,加强系统性制度和政策供给,释放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红利,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把握发展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增强“反脆弱”能力,确保社会安全有序运行。四是加快推动漕开发城市更新,提高载体品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在保住存量的前提下实现转型升级,努力成为“两极驱动”空间布局的重要一极。
三、康健代表团审议情况
吕晓慧(列席):一是深刻认识历史性意义。回顾2020年,徐汇有很多不平凡的高光时刻,多项工作全市领先,特别是央视头条报道乐山六七村,成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深刻诠释。同时徐汇也经历了一些艰难的时刻,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当下,不仅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也是阶段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徐汇已经基本完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建设目标,正在不断迈向卓越、追求典范。“十四五”时期,徐汇要努力建设“卓越城区”,“卓越”意指“卓而独特,越而胜己”,未来五年徐汇将不断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到二〇三五年,徐汇要加快迈向“典范城区”,两项目标的提出均具有划时代意义。二是全力绘好未来发展蓝图。要发挥区域资源禀赋优势,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金融、艺术传媒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力争成为上海“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之一。要努力建设彰显“五个人人”的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一提法与“康乐工程”最早提出的“五个一、五个让”有异曲同工之处,要敢为先锋、快人一步,谋定快动、比学赶超,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区品质。
钟 强:《纲要(草案)》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是一份承前启后的报告,其中“敢为先锋、创造新奇迹”的口号振奋人心。具体来说:总结很实,用数据说话,客观实在;定位很准,兼顾当下和未来,明确了增强城区核心竞争力的任务;目标很细,对开局年的工作安排,重点突出、措施详细。建议:徐汇南部地区的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学校,面向公众的开放程度不高,希望进一步增加体育配套设施供给,推动体育健康服务融入社区。
王 浩:《纲要(草案)》提出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定位宏大、立意高远,体现了徐汇勇当上海开路先锋的决心,作为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未来长期看好徐汇发展。
徐东浩:建议:一是国家卫健委将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这将有别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重新布局设计。二是目前社区卫生队伍人才紧张,希望推出针对性措施,解决招人留人难题。三是要更加重视安宁疗护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安宁疗护理念形成社会共识。
朱星琦:建议:一是提高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速度,将其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加大力度、排出计划、滚动推进。二是当前诸多小区已采取人脸识别等安保系统,但对于采集到的信息数据缺乏安全保障,希望推动物业公司采取签署保密协议等措施,切实保护个人信息数据安全。
李海娜:过去一年徐汇区体育工作亮点颇多,《纲要(草案)》提出建设“10分钟体育生活圈”,新增体育场地设施面积12万平方米,定下了更高目标。建议:一是整合社区资源,拓展体育健身空间,因地制宜布局更多特色鲜明的非标准场地,为居民提供更多健身点。二是促进区内公共体育设施提档升级,加强类似康健体育社区中心的智慧化场馆建设。三是加速体育产业发展,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体育消费能级提升,使体育产业成为徐汇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爱莲:“十三五”期间提出的“四个徐汇”已基本达成,“卓越徐汇”的提出很有战略远见。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徐汇,我认为是“品质”,品质不仅取决于产业、环境等硬实力,更取决于文化、教育等软实力,这决定了城区的温度。建议:一是扩大媒介的宣传力,借助小区楼道的电视屏幕,滚动播放徐汇新闻,用心讲好徐汇故事。二是加强儿童友好型城区建设,更有效地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如在康健公园中打造社区儿童乐园。三是建设更多街边阅览屋,增强城区文化浓度。
厉笑影:《纲要(草案)》是区政府对未来规划的系统集成,提出了“卓越”的目标,并诠释为“卓而独特,越而胜己”,体现了奋勇向前的责任担当。从教育方面来看,要做到“卓越教育”,就必须破除唯分数论、唯排名论。建议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中,做好学校与社会资源融合,拓展教育基地,丰富课外实践内涵。同时用好妇联、社区、第三方等资源,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示范。
张锁怀:《纲要(草案)》中可以看出徐汇的未来发展有广阔想象空间。建议:一是经济发展方面,“三驾马车”中,出口端受外部环境影响,前景不容乐观,投资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性递减,因此要加大力度刺激消费,在需求侧管理上做足文章。二是基础教育方面,根据上海人口发展趋势,学龄人口数量逐年递增,基础教育面临更大压力,要提前布局未来5到10年的基础教育资源。三是数字化转型方面,对于数据信息的安全规范使用,要提前谋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泄密等风险。
卫永建:建议:一是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坚持常态长效管理,既要抓紧小区垃圾库房的建设,也要重点关注建筑垃圾的投放与管理。二是增加每年加装老旧住宅电梯的数量,把此项工程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加大力度、滚动推进。三是加大社会停车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加市政道路周边的定时定点停车点,着力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