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区人代会 > 区第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 > 会议文件

简报4-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之四

日期: 2021-01-14

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之四

 

113日,龙华、凌云、漕河泾、华泾代表团认真审议《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29位代表先后发言。纪晓鹏、姜勇、徐国文、朱伟红、刘燕刚、秦丽萍、毕桂平、曹洁等同志参加了小组审议。

一、龙华代表团审议情况

  勇(列席)“十四五”和2021年开局工作不容易,在领先战略和卓越取向引领下,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重任在肩。感受到龙华街道责任之大、使命之重。高质量发展方面,徐汇滨江,特别是龙华街道这一段,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徐汇产业发展最集聚、最能出形象出功能出效益的地方;高品质生活方面,龙华是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多元交融之地,要深度推进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商业有机交融;高效能治理方面,在滨江地区公共管理上要做标杆、出经验,还有如何破解龙华街道新、老片区差异较大带来的治理难题,希望大胆探索、勇于突破。

朱伟红展望“十四五”和2035,未来可期,体现在“三个更”:规划纲要更具科学性,未来项目更有亮点和可看性,民生福祉更加美好。

王伟成回顾“十三五”,我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龙华地区的变化,新建了大批民生服务载体,弥补了南部地区的民生短板,重点开展了龙华新村、丰三小区改造,“邻里汇”、党群服务站点建设等,以龙华烈士陵园周边为代表的区域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滨江地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产业功能定位更为清晰,居民群众出行难、购物难得到极大改善,土地收储清退为“十四五”发展提供了空间。《纲要(草案)》提出要从一流到卓越再到典范的发展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建议面向“十四五”和2035,进一步传承千年龙华文脉,高标准打造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彰显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

张艳萍经济发展指标和守平安、促发展的基调是相吻合的,发展是在平安之上的发展,只有在平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一个阶段的持续发展。徐汇作为教育强区,在人才竞争中具有综合优势。面向“十四五”,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和民办学校摇号新政,建议针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多元化生源,强化前瞻研究布局,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做强徐汇卓越教育品牌。

  :面向“十四五”,工作起点高、目标任务明确,特别是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体现了每个徐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李忠辉:《纲要(草案)》提出了“卓越徐汇、典范城区”的发展目标,“卓而独特、越而胜己”充分体现了徐汇内在的发展需求。《纲要(草案)》明确了“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如何凸显徐家汇地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建议进一步研究明确。

于东航“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愿景美好,系统性强、动能充分。许多领域名列全市第一,但横向比较,徐汇资源禀赋并不丰富,土地资源、政策供给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在此情况下徐汇坚持将改革开放、创新转型摆在突出位置,抢抓先机,对政府的战略定力和长远眼光感到佩服。

王青青:建议:“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挖掘、引导有效需求,加强需求侧管理,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许静妍:建议发挥徐汇科研院所众多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学技术进中学、进课堂,通过建立高端实验室等方式,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让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多样,促进徐汇教育体现区域特色、保持领先优势。

二、凌云代表团审议情况

毕桂平(列席):“十四五”期间,凌云要在“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的发展格局中,围绕中心、找准定位,切实发挥自身作用。一要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建成南部医疗中心,推动大华医院晋升为三级医院,均衡配置汇师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力争实现地铁26号线工程完工。二要完善区域交通网络,高标准建成机场联络线,优化上海南站交通环境,打通贯穿南北、联通东西的快速路。三要争取优质项目落地,在人工智能产业、“邻里汇”品牌建设等方面比学赶超、打造典范,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焱:建议:一是《纲要(草案)》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事业的关注,要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自力更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谋划力度。二是要加强疾控和医院的协调合作和资源共享,不断完善急性传染病预警机制。

朱龙霞:徐汇区“十三五”发展令人欣喜,成绩鼓舞人心,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强,尤其是2020年做到了“两个确保”,即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确保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实属不易。“十四五”规划提出卓越城区的建设目标,“卓而独特、越而胜己”,任务全面详实、催人奋进。建议:“十四五”规划,要创新残疾人帮扶工作,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钱芝网:《纲要(草案)》要进一步深入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努力解决好养老等群众关心的“急难愁”问题。建议:一要更加关注“积极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以及长护险、延迟退休、老人互助等政策,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长寿红利,有效缓解劳动力供给不足。二要更好解决失智老人照顾问题,制定社区居家照料指南,健全筛查、预防、干预流程,形成徐汇方案。三要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完善社区应急防范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教育,不断优化工作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

唐有财:《纲要(草案)》中,社会治理体现了片区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但主要集中在“硬治理”项目。未来五年,社会治理将主要面临利益性问题和资源投入不够两大约束,要更加注重治理流程、治理方法、治理机制等重塑和变革,真正形成徐汇的治理案例、治理范式。

 杰:建议:一是《纲要(草案)》第十七章的“健全依法治区机制”部分,增加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二是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服务机构力量,为依法治区工作提供支撑。

王云华:《纲要(草案)》站位高,始终把徐汇放在国家、上海发展的大局中谋划,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建议:进一步贯彻落实法治理念,加强《民法典》等学习领会,为“十四五”依法治区工作提供保障。

 磊:《纲要(草案)》提出的“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发展格局,总结得非常好,“南北联动”对凌云地区有很好的带动效用。

三、漕河泾代表团审议情况

秦丽萍(列席):《纲要(草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一是更加注重把徐汇放到上海乃至国家未来发展战略中去思考和谋划,借助市里的资源和平台,借势发力,推动区域发展。二是更加突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重视“急难愁盼”“老小旧远”等难题,加大民生事业投入。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在全市走在前列。四是更加注重空间布局,提出“两极驱动、东西循环、南北联动”,更加注重区域均衡发展和联动发展,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十四五”规划,持续关注社会事业各领域发展。教育领域,增强徐汇的教育品牌优势,不断提升教育优质发展水平。卫生领域,补足公共卫生短板,全面提升区疾控中心能级。文化领域,加大滨江集聚效应,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体育领域,加强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形成十分钟体育服务圈。

杨新海:《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卓越城区。作为上海市的排头兵,徐汇提出这个目标既有必要、也有条件,目标涵盖内容全面,特别是基于地区平衡发展需要,提出建设中部融合更新区。区域更新比新建难度更大,中部更新制约因素多,要不断优化道路交通,进一步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

常雅宁:建议:一是丰富养老工作内涵,提升老年人食品安全、养老护理等方面的专业度,加快迈向“大健康”范畴的养老产业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二是增强文化软实力,切实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区域发展优势,进一步提高文化对公众的吸引力。三是打响海派之源品牌,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关注。

周建元:《纲要(草案)》有深度、有高度,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徐汇发展放在国家和上海发展的大局中思考谋划,提出2035远景目标,加快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典范城区,体现了徐汇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清晰分析禀赋优势和区位优势,提出主要指标、主要任务,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姚黎红:结合人口分布特点和学生的增长趋势,谋划好“十四五”教育资源的规划布局,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建好家门口的好学校,打造高品质的现代化教育,为区域发展贡献教育力量。一是推进徐汇教育综合改革,在全市教育改革中先行先试,支持各级各类学校争创特色一流标杆;二是加大开门办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文化机构的合作,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拓展教育深度;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家校社形成共同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合力。

  艺:《纲要(草案)》提出,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新能级。建议:一是继续发挥徐汇产业优势,加大政策集成,提高企业获得感。二是面向创新产业,进一步加强政策倾斜、培育扶持,特别要在青年人才、创新团队的成长初期予以支持。三是园区、楼宇政策扶持要更加精细化,学习借鉴兄弟区的经验和做法。四是汇总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强化数字治理、调研分析,为招商营商提供指引,提高营商服务水平、形成重点产业集聚。

沈秀观:《纲要(草案)》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引进力度,打造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队伍,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统筹规划、系统谋划,综合考虑硬件投入,比如,结合小区治理、电梯加装,统筹安排雨污混接改造等方面的资金配套,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正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三是久久为功、持续投入,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早日实现类水目标。

四、华泾代表团审议情况

  钧:今年我区经济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具体到华泾来说,北杨人工智能小镇去年开工,华泾工业园今年完成收储,“乐龄汇”建设也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下一步,华泾将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围绕《纲要(草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打造产业聚集之地、交通汇聚之地、生态居住之地、教育导入之地。

陈梦龙:着眼“十四五”,南部地区要抢抓发展机遇,把握教育、公共卫生等资源南移的契机,奋力实现南北联动。作为关港公司,要努力做好人才公租房、园区清退、业态调整等,为枫林湾发展贡献力量。建议:区里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推动土地收储、园区改造等,全力打造枫林湾产业园区。

  凯:“十四五”期间要更加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具体到生物医药领域,提出打造枫林品牌,从01、从1N,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议:按照新加坡模式,做好产业园区规划,加速枫林湾开发。在执行层面上,相关委办局做好“一对一”扶持,加强政策引导,帮助解决痛点、难点问题,切实让企业感受到温暖。

万蔚蕴:建议:一是要积极应对新一轮的入园入学压力,圆满完成“十四五”入园入学率100%的目标。二是要加快突破教育内涵发展的瓶颈,加快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