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新形势 开创新局面
日期: 2007-06-04
顺应新形势 开创新局面
叶达 明珉
自2003年3月换届以来,我区人大常委会不断顺应新形势对人大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职能,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一、着眼继承中求发展,致力探索中有创新
(一)珍惜原有基础,把握当前机遇
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在历届的工作中打下较良好的基础,新一届人大常委会产生后,认真审时度势,进一步分析了新的时代背景给本区的人大工作带来的机遇和优势:一是十六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的提出,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区委对人大工作的关心、支持,茅明贵书记在第一次常委会上就对组成人员提出要求,此后又多次在不同场合对人大工作作指示、把方向,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正确指导;三是本届人大常委会班子和人大代表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尤其是代表资源优势突出,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新一届区政府领导的人大意识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推动政府工作的决心大,必将为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新的动力。面对这些优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珍惜原有基础,把握当前机遇,着眼在继承中发展,力求于探索中创新,注重从规范中完善,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敢于探索创新,力求有所突破
我们强调新时期人大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更新,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决不能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和固守过去的惯例,更要克服“人大工作难有作为”等错误思想和被动状态。通过组织认真学习,交流思想认识,进一步振奋精神,在常委会班子及整个机关干部中初步形成了人大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共识和氛围。
在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的基础上,常委会较多地将继承发展、探索突破的精力放在原有制度的改进、充实、完善和新制度的创设与实践上。
首先,历届区人大常委会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并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如代表工作中的走访联系制度,每年对被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述职评议的制度等等,新一届常委会既一以贯之坚持了这些制度,但同时又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譬如在坚持走访代表制度的同时,常委会为畅通代表联系渠道,又补充进每位非驻会常委对口联系3名代表,以及32名市代表结对定向联系103名区代表等制度内容,使得常委会委员与代表、市区代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又如述职评议制度,在我区实行得较早,在实践中对深化其实效的探索也逐年不断,从最初评议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参评范围的不断扩大,到2000年开始的经济责任审计介入,再到2002年的通过新闻媒体对被评议对象实施公示,2003年,常委会对这项制度又作了新的深化,规定每位区政府组成人员于每年年底前将述职报告报区人大常委会备案,使每位政府组成人员的工作都能置于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之下,同时增强了他们的人大意识和公仆意识。
与此同时,且相比较而言,换届以来常委会在制度建设方面力度更大的,莫过于新的制度创设及对这些制度如何真正产生监督和支持实效的探索。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和新一届区政府在取得寓监督于支持之中的共识的基础上,经过两家的互相沟通、紧密协作,于2003年第三季度先后出台了关于人大代表列席区政府各类会议、关于区长(副区长)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近期重要工作、关于对区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开展询问等六项制度,并已一一实施。这六项制度的制定、出台,架起了政府与代表之间沟通的桥梁,提供了代表知情知政的直接平台,更形成了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府自我加压、互相激励的机制。其实施在代表和政府组成人员中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如过去未曾尝试过的常委会询问制度的施行,在客观上对人大常委会如何进一步提高调研和监督工作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为此9月下旬当常委会首次就公建配套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向区政府开展询问时,常委会有关组成人员事先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摸清了主要情况,找准了问题的关键,并与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作了深入细致的沟通,使得询问更具针对性。代表们反映,常委会对区政府工作的询问,是动了真格,真正反映出了人大监督的力度;而区政府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也经历了一个思想统一、认识深化,直至客观面对现实,勇于坦陈不足,进而提出和落实积极改进措施的过程。询问制度的创设与实施,不仅对本区的公建配套规划管理、还对政府其它相关方面的工作都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队伍建设,规范工作机制
加强常委会的自身建设,提高人大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着力于抓好队伍和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换届以后,常委会领导数次召开机关工作人员座谈会,倾听大家对常委会工作的想法和意见,并由常委会领导提要求,希望大家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本届人大工作开好局打好基础。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委会注重调动不同年龄层次干部的积极性,尤其是为年轻干部提供学习培训机会,让年轻干部压担子,努力使其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常委会办公室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理顺关系,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分工职责,保证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围绕常委会全局工作,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有序运转,高效服务。
二、围绕发展第一要务,突出人大工作重点
换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在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等方面,注重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将监督等各项工作的着力点落在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个根本目的之上。
(一)关注前瞻规划,积极引导代表提前介入
新一届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不仅强化对事中、事后的监督,更注重进一步将关口前移,把相当的视察调研和监督支持内容定位在对本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等规划方案的分析讨论之上,通过对规划的事先讨论、意见发表,为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上半年常委会分别组织代表围绕“世博会与徐汇新一轮发展”展开大讨论,先后就黄浦江徐汇区段的规划与开发、龙华旅游城的中期规划、铁路南站建设、“四高小区”建设等开展视察和调研。通过组织引导代表对这些规划项目的提前介入、全面分析和冷静思考,提出对这些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与管理项目的更为超前、更具科学合理性的监督与支持意见。由于这些活动的针对性较强,因而代表的参与热情很高,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更易被区委、区政府重视和接受。如在“世博会与徐汇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中,不少市、区人大代表围绕如何抓住上海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徐汇发展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徐汇的发展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不能急功近利,要发掘徐汇的文化底蕴,发挥徐汇的综合优势,体现徐汇的品味特色,以及要将科技兴区落到实处和努力塑造城市精神等一些非常有益的意见建议。而代表们参于热情高涨的另一个生动实例反映在随后黄浦江徐汇段规划与开发大视察中,共有70余名人大代表参与了视察,代表们本着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广泛发动市民参与规划开发设想、进一步提升规划理念,处理好浦江开发中几对重要关系等有价值的建议。
(二)关注协调发展,努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常委会在加强对经济建设重点工作监督支持的同时,更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推进,通过积极履行职责,努力为“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如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徐汇区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目标,这是一项涉及区域内各部门、各单位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任务艰巨,而其成功与否又直接关系到徐汇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进程和现实形象。由人大常委会进一步作出决定,加大力度、扎实推进,切实保障创建纲要体系的落实,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常委会根据主任会议议案,作出了《徐汇区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议案的决定》,明确了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任务要求,号召全区人民积极投身“三个文明”建设,切实保障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纲要体系的落实,为全国文明城区的早日建成作出每个徐汇区公民应有的贡献。
(三)关注百姓热点,切实体现“以民为本”思想
人大的监督是具有人民性的监督,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因此常委会开展监督,首先将目光定位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关注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真正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分别围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等重要工作开展调研视察,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并分别就劳动和社会保障、再就业、物业管理、市容环境整治等问题开展专项检查。由于选准了监督课题,使代表在视察过程中更言之有物,代表们提出的一些中肯的意见建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采纳。比如对物业管理这一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常委会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和相关工委多次到区房地局和徐房集团进行调研,协助区房地局向市、区人大代表发放意见征询表,并在主任会议上听取房地局领导专题汇报,提出了加快理顺业委会、物业公司、居委会三方工作关系,加强指导管理,推进市场化运作和加强对物业公司维修人员技能培训等意见建议,经过各方面一系列的努力,最近的检查情况反馈表明:我区群众对物业管理的满意程度有了提升。
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凸现代表主体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这一基础资源的主体作用,强化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职能,不断提高区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这是我们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并化大力气抓的一项基础工作。
(一)强调必须高度重视新形势下代表工作的重要性
徐汇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换届后,代表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属单位的代表名额减少,部属和市属单位的代表比例增加,占53.3%;低学历的代表减少,高学历和高技术职称的代表增加,大专以上学历占85.5%,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23.2%;年龄偏大的代表比例减少,36—60岁年龄段的代表比例增加。
本届代表结构的优化是做好代表工作的新优势,也对我们如何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这一基础资源的主体作用,提高人大工作的整体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和新课题。常委会认识到必须站在新的起点和高度来认识做好代表工作的重要性,代表工作在第一年就要夯实基础,工作到位。在区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区委书记茅明贵同志对代表工作提出新要求,他指出: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一位代表,带动一个单位,推动一片社区建设,把代表资源变成促进今后五年徐汇加快发展的优势资源。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人大机关务虚会多次对做好代表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代表工作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加大探索力度,在发挥代表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中的作用,认真采纳代表意见和建议、畅通代表反映社情民意渠道,保护代表积极性等方面要有发展,有创新,有提高。思想认识的统一和深化,使常委会领导班子及人大机关每位同志都增强了做好代表工作的责任意识,并化为自觉行动。
(二)用制度保证代表知情知政、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和履行监督职能
在工作中我们感到代表知情知政,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决策的渠道还不够畅通。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保证代表知情知政,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真正履行代表的监督职能,光有代表自发的积极性是不够的,一定要用制度来加以保证,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此,区人大常委会会同“一府两院”制定了关于对区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工作开展询问,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与政府职能部门和“两院”定期沟通、举行联席会议等办法。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渠道,进一步调动了代表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如在常委会会议上就公建配套问题对区政府开展询问时,不仅常委会组成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列席会议的代表也就公建配套中的有关问题向区政府提出了询问。一位代表会后说:“面对面的询问,让人大拿出了监督的钢印。”自从实施区长在常委会会议上报告近阶段重要工作的制度,以及代表列席区政府各类会议后,有的代表说,政府工作“通风”、“透光”了,“过去象是隔着面纱看政府工作,现在几乎是零距离关注政府工作”;有的代表说实行了这些制度后,“人大在行使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时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现在人大更有权威了”。
(三)及时听取和采纳代表的意见、建议,保护代表的积极性
在工作中我们感到代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也是人大工作的主体,要提高人大工作的水平,必须切实保护好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在这方面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的联系。坚持常委会驻会成员每人每年至少走访10名代表,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片联系代表组的有效做法。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以来,驻会成员已走访代表80多名。通过走访代表不仅增进了对代表的了解,还进一步畅通了常委会听取代表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同时,也对常委会和政府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如张贤训主任走访上师大4名代表和校领导后,向区委转达了代表和校领导的意见,尤其是希望加强与徐汇区合作的设想,引起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视,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调研,进而提出加强区校合作的方案,目前已在逐项落实。
二是提高代表书面意见办理质量。我们认为代表书面意见不是个人的意见,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的具体行为,一定要督促“一府两院”认真对待,提高办理质量。区政府制定的《关于区长答复区人大议案和代表书面意见的实施办法》,也正体现了区人大常委会要提高代表书面意见办理质量的指导思想。针对区政府实现书面意见办理网上流转的方式,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办事机构也从网上加强对办复情况的检查,并采纳代表的意见,闭会期间的书面意见可以通过上海徐汇网站传输信息,使代表提出意见、建议更及时,更便捷。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加强对闭会期间书面意见的督办和审核,根据区政府关于“办理工作目标考核暂行办法”(把闭会期间的办理工作也列入考核范围),提出考核建议,督促“一府两院”进一步提高办理时效和办理质量,让代表和群众满意。
三是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一系列加强监督的办法实施以后,建立了人大代表向区政府提出意见、建议的直通道,促进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也进一步发挥了代表的资源作用。比如上师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蒋威宜在代表约见区长的办法实施后,第一个要求约见孙潮区长,就区校合作问题向区政府献计献策。区人大常委会为了切实保护代表的积极性,还在一系列加强监督制度实施后,注意听取和吸收代表们的反映,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区政府。根据代表们的反映,人大常委会建议区政府采纳实行了在邀请代表列席有关会议后,向代表发放意见征询表的举措,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促进了区政工作。
(作者系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和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