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专题调研
日期: 2007-08-14
关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专题调研
——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路
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习近平书记指出,上海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积极推动“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这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支撑,也是上海必须长期坚持的产业发展方针。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增强辐射能力中扩大规模,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带动作用。中心城区要进一步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导地位和集聚辐射效应,重点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但上海服务业发展与国际城市服务业发展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为大力推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按照市人大《关于组织市人大代表进行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由徐汇区人大牵头,由13位市人大代表参与,开展对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这一课题的调研。代表们积极与市经委、发改委、科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掌握情况,与区有关职能部门座谈。还对中心城区的徐家汇、铁路上海南站、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枫林生命科学园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上海中学国际部进行了认真、深入的实地调查。并形成以下专题调研报告。
一、上海三次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结构调整的大致方向。
改革开放之初,上海的二、三产业都经历了长期的低速发展阶段,到1990年年初,工业生产总值仅有432.93亿元,服务业生产总值仅有200.73亿元,分别比1980年的230.87亿元和65.69亿元增加了87.5%和205.57%,发展相对缓慢。伴随着经济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上海提出了“三、二、一”城市产业结构发展方针,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加快了发展速度,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二、三产业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契机,国际产业的转移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上海成为全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据点。至2005年,上海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7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4588.38亿元,增长10.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2%。2006年,上海全市GDP更是突破万亿关口,达10296.97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93.81亿元,比上年增长0.8%;第二产业增加值4997.81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5205.35亿元,增长11.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6%。其中,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国际资本和国际产业的转移对上海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上海产业结构的开放,促进了上海产业构成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之后,这种作用有强化之趋势。未来上海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大致为:
1、第一产业:上海第一产业比重虽小,但决不能放弃,应注重发挥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信息、科技优势及高端产品需求量大的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高科技示范性农业园区,创出特色。
2、第二产业:上海应利用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营造由支柱产业、新型产业和都市产业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将上海中心城区原有的一大批地理位置优越、厂房结构良好、配套设施齐全的工业企业,一些由于经营机制不灵活、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和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等因素而闲置的企业,以及一些市郊结合部的不适应城市扩容和城市功能转变的乡办、村办企业改造成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都市工业,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延伸和拓展。都市型工业应该服务于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立足于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大力发展服装服饰业、食品和农用品精深加工业、包装印刷广告业、工艺旅游纪念品业、室内装饰用品制造业、小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化妆品及清洁洗涤业等传统都市产业。从而,优化都市产业功能、改善都市综合发展环境、增加就业、盘活都市资产存量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作为都市工业的启动阶段,上海首先应重点扶植以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部门——具体包括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时装、数码、包装印刷、广告制作、出版、手工艺、旅游纪念品等行业。
3、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总量的增加,更表现为结构的调整。服务业一般可划分为社会服务、消费者服务和生产者服务。它们在收入弹性、劳动生产率、就业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征,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资本和技术推动的劳动生产率较高的生产者服务业部门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引擎。它通过积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生产的迂回过程,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融入到生产过程中去,提升生产的附加值和价值实现。
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服务业呈领先增长的态势。据统计,1990至200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3.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1.9%提高到50.6%,每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2004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565.3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9%,同比增长12.9%。200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58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33.95亿元,增长12.6%,总量规模居服务业各行业之首,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1%;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加快,分别实现增加值581.27亿元和348.83亿元,增长13.8%和14.6%;本市金融服务功能的不断强化和完善,使金融业增加值保持平稳的增长,实现增加值689.87亿元,增长11.6%,占全市增加值的7.6%;房地产业增加值670.23亿元,受宏观调控后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下降的影响,增速下降4.1%,占全市增加值的比重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为7.3%。2005年,本市经济的三次产业构成为0.9:48.9:50.2,第三产业比重过半,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2006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6%,增幅同比加快4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13.2%,加快2.5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1%,加快1.7个百分点。
1、上海服务业的内部结构状况:
上海服务业行业结构呈现集聚态势,金融、物流、商贸、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等六大行业已成为重要支柱。同时,文化、教育、会展和中介服务业等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点。上海金融等六大重点行业总增加值从2000年的1919.1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560.0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980.88亿元。2000年六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2%,2004年增加到44.1%,2005年增加到43.5%。2006上半年上海服务业的投资情况也反映了这一点。2006年上半年,本市第三产业投资1211.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增幅高出全社会投资2.6个百分点,占社会投资近7成,比重同比高出1.6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240.29亿元,增长50.9%;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投资55.51亿元和44.02亿元,增长1.1倍和3.8倍;金融业投资则由去年同期的0.05亿元扩大至4.27亿元。
服务业各部门产值提升的同时,服务业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也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整体劳动生产力从2000年6.7万元/人,增加到2005年的9.6万元/人,平均每年递增8%。劳动生产力的提升在服务业各部门表现的不均衡,金融保险业的劳动生产力最高。以2005年的上海服务业主要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数据来说明(见下表)。
2005年服务业主要行业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行业 | 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第三产业(服务业) | 9.63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2.04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37.89 |
批发和零售业 | 6.40 |
住宿和餐饮业 | 7.13 |
金融业 | 37.01 |
房地产业 | 23.3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6.37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3.98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92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06 |
教育 | 9.76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7.91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9.41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9.43 |
2、上海服务业发展与国际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差距:
上海第三产业虽然总量不断增加,但是产业高度却停滞不前。传统的商贸、餐饮、修配等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但是现代的、特别是新兴的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服务业、证券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相对薄弱,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失衡现象。
(1)上海服务业的服务规模远远低于国际大都市。目前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也达70%左右,而上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2002年仅达到51.2%,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44.9%,并一直徘徊不前。上海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国际大都市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2)上海服务业的国际聚合力低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对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的集聚能力不强,外资金融数量偏低。2001年,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落户上海仅为10家,只及纽约、香港、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平均水平的1/20。上海虽然拥有3200多家金融机构,但仅有几家将总部设于上海,而各国际大都市拥有的跨国公司总部数早已突破3位数。上海服务业集聚的吸引能力远远落后于国际大都市。
(3)上海服务业智力资本的集聚力和创新能力低于国际大都市。上海一直实行“科教兴市”的战略,在人才培养、科技投入、自主研发等方面大有起色,但是具体到现代服务业,上海在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国际大都市。上海培养的人才中传统人才高达90%,而符合城市服务业特征的人才缺乏,就金融人才而言,一般情况下,国际大都市的金融人才占从业人数的比重都很高,纽约、伦敦达到11.4%,香港达到14%,而上海仅有1.8%。服务业人才的缺乏必将导致创新能力不足。
(4)上海服务业辐射区和服务能级低于国际大都市。国际大都市的产业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依托都市圈的形成发展服务业是国际大都市普遍的做法。东京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腹地支撑,东京与周边城市群之间形成结构合理、分工协作的服务业链,高端的现代服务业在东京集聚,从而突出东京的国际大都市地位。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尚未完全形成,上海与周边城市之间在产业规划、分工协作,以及市场一体化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障碍,这不仅影响了上海的“龙头”集聚地位,而且影响了上海服务业向内地和海外的辐射能力。
3、上海市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暨产业结构调整的案例:
徐汇区区委区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展开规划,努力推进,在中心城区已逐步呈现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
(1)徐家汇地区。徐家汇核心区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上海市起步较早、条件比较成熟、集聚度较高的城市副中心,也是上海的商业中心、商务副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在未来的城市再开发中,徐家汇地区应当在现有基础上,以地下轨道交通大型换乘中心(实现1号线、9号线、11号线换乘)建设为契机,本着“适度超前、全面统筹”的原则,按照“城市针灸”的理念,选择徐家汇中心、宜山室内设计和装饰中心、上海体育城、漕溪北路文化轴和肇嘉浜路商业走廊等5个地块进行重点发展,并规划通过林荫道和文化节点的网络化建设,将这些区域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徐家汇地区功能的平衡和发展。以寰宇地块等重点地块、重点项目入手,运用多样化的建筑类型,完善徐家汇商业、商务、文化娱乐、培训咨询以及居住等方面的城市功能,创造出一个7天24小时全时段活跃的城市副中心。其中,培训业前景十分广阔,它包含了语言、计算机等基础技能培训,企业职工上岗培训,教师、出版等行业的专业培训及有关养生、保健的老年人培训等门类,上海的培训市场可开发空间非常大,只要用心经营都能找到合适的生存空间。
(2)上海铁路南站周边地区。规划土地面积2.8平方公里,距徐家汇城市副中心约5公里。该地区作为市级客运交通枢纽,是上海市“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的前沿,其产业建设应当与南站的功能相衔接,通过提升地区服务品质,强化产业辐射功能,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南站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要以强化和提升交通功能为首要目标,同时发挥好该地区的交通便利、地标景观的优势,重点发展物流、房地产、商业批发零售、旅游服务、数字传媒、社会综合服务等服务型产业。
(3)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漕开发是全国唯一同时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的开发区,面积近6平方公里(不含位于浦东的浦江科技园),综合经济指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目前开发区已形成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和新材料等四大产业,建成研究开发、网络运行、金融数据、技术创新四大功能中心。区内有中外高科技企业800多家,经上海市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86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16%。随着上海市财税体制改革和在地统计工作的深入,该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将对徐汇区的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强对开发区内W19等未开发地块的开发管理,将原先主要建设工业厂房向引进国际型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转变,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产业能级。
(4)枫林生命科学园区。该地区东起陕西南路一瑞金南路一日晖港,西至宛平路—宛平南路,南至黄浦江—龙华港,北至建国西路,总面积为5.46平方公里。枫林生命园区将与张江药谷、南汇国际医学园区交相辉映,成为上海建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枫林地区的资源优势,枫林生命科学园区定位于以生命科学的创新为动力,以提供生物医药和临床试验为重点,以医药商务为突破,集研发、孵化、展示、交流、销售、培训、中介服务、行业管理为一体,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生物产业中心。
园区将形成四大功能性区域:
生命科学研发区,位于建国西路以南,肇嘉浜路以北地区,以中科院科研机构为基础,形成以生命科学研发为特色的区域。
医学中心,肇嘉浜路以南,中山南二路以北,以枫林路为中心向两侧延伸,以复旦大学医学院和多家三级医院为基本框架,建成以临床医疗服务为特色、亚洲一流的医学中心地区。
会展商务区,中山南二路以南,黄浦江沿线东段,依托沿江开发,以培训、会展、交流、商务、贸易等中介服务为主。
生产孵化基地,黄浦江沿线西段,建成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技术孵化基地和小型、技术型生产基地。
(5)衡山一复兴历史文化风貌区。该地区南至肇嘉浜路,东至陕西路,北至长乐路,西至华山路,面积4.4平方公里,在上海市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面积最大,并坐落有大批优秀的历史建筑和优美的历史街区。其中,历史花园住宅1336栋,建筑面积65.
(6)黄浦江滨江地区徐汇段。该地块东以黄浦江为界,北起日晖港和内环线,西至隆化西路、龙吴路,南到环线,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9.1平方公里,岸线总长度
4、目前,在上海市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亟待克服的瓶颈:
(1)服务业总量“不足”使城市竞争力提升缺乏基础。虽然中国近年来第三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总量不足。目前,世界各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已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更是达到70%以上。但2006年,上海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50.6%。这种总量不足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服务种类和门类不健全,另一方面是服务业辐射能力不足造成的分布不均衡,两者成为束缚有效服务提供的枷锁。服务总量的不足直接影响着城市能级的提升。据调研,06年已完工的铁路上海南站地下广场5.
(2)服务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着城市竞争力的高度。当前,在中国的服务业中,传统的商贸、餐饮、修配等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但是现代的、特别是新兴的服务业如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旅游服务业、证券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相对薄弱,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失衡现象。
(3)服务产品竞争力低束缚城市竞争力的形成。现代服务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与产业实力、结构、价格、质量等密切相关。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低,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
(4)市场建设的缺乏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品牌构建。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也需要服务市场支撑,也需要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市场诚信的建设。上海在市场结构、市场层次等方面发展还不够完善,束缚了市场的集散功能和有效性,导致市场在集聚资源、配置资源的能力低于国际大都市,从而导致现代服务业集聚能力的缺乏。
(5)市场准入机制不规范。比如现代培训咨询业,由于主管部门分散,导致管理不够重视,监督审查不严格,市场准入门槛过低,造成收费不统一、质量无保障的局面。而且有不少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强制下属单位职工接受培训,从中盈利。
(6)中心城区各个区之间同构竞争、恶性竞争的态势愈演愈烈,不仅增加了招商引资的成本,也影响了所引进的产业能级的提高。因此,规范各级政府管理行为已成当务之急。
三、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1、目前是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政府要有紧迫感,要善于把握外部机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政府应紧紧抓住上海“入世”过渡期结束和现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有利时机,在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领域,积极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以获得先期开放的优势。
(2)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通过功能定位和城市规划引导服务业的集聚,利用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等特点,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集约化、节约型发展,实现城市服务功能的提升和城市服务创新能力的发展。
(3)政府应加快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和联动,将服务业向上海吸引,将上海的制造向外转移,提升上海服务功能和辐射功能。同时,在外资的吸引中,与长三角地区达成一致行动,按照产业梯度转移的原则,将服务贸易领域的外资项目留在上海,而其他的外资项目上海应该留给长三角其他地区,将上海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的CBD。
(4)政府应加强高品质的服务贸易,着力提升如金融、保险、咨询、通讯等技术、资金、知识密集型且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品种在服务贸易中的份额。这样,不仅会大幅度增加上海服务贸易创汇,而且提升上海的城市品牌和形象。
(5)政府应加大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引海内外优秀的服务业研发人才。鼓励区内大专院校和各类职业学校开设服务业专业学科,大力培养服务业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端”和“灰领”人才的培养,使人才结构符合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2、各级政府部门应苦练内功,切切实实规范管理,扎扎实实提高效率。
(1)政府应积极调整服务产业的法律体系,使上海服务行业的法律、规范与国际惯例接轨。主动将服务业的建设纳入世界城市体系,推动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上海在服务业建设中的思维创新、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创立和培育上海的服务品牌。
(2)政府应完善市场制度建设,特别是金融制度建设,应在加强宏观金融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放松微观金融活动的管制,健全外资“退出”机制,消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退出”机制的建设主要体现在自由金融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建设,上海应协助中央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防范金融风险,建设上海金融安全区,为进一步吸引跨国企业高端部门转移提供畅通的资本流通渠道和完备的金融服务平台。
(3)政府要注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人才梯队建设,扩大科技服务机构职务、职称、聘任自主权,对科技服务机构内部的职务结构比例,政府人事管理部门不再实行指标控制,由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和职务等级,确立岗位责任和任职条件;还应通过开放高等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和社区教育体系等措施,营造教育、科技、经济互动发展的创新网络,从而实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而且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建设相应的现代培训体系,以语言、计算机等基本技能培训为基础,以企业职工上岗培训和专业技术行业的专业培训为主干,以有关养生、保健的老年人培训为延伸,从而满足现代社会终身教育的需要。
(4)政府应加快政府服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降低市场信息成本,按照国际标准提高信息透明度,实行政务公开和政务电子化,全面实现24小时全天候、低成本、高效率地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服务,有机协同各部门的服务领域,打造“无摩擦”政府服务平台。在完善政府自身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的同时,政府应与企业一起实行制度创新,建设符合市场经济环境的社会角色,将政府职能从“直接干预”或“干预性指导”企业、管制社会等方面转移到提供建议、提供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功能上来。
(5)政府应规范自身收费行为,全面清理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得从事法定以外的资格认证、考试和培训,对法定的资格认证、考试和培训不得超标准收费,并实行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6)政府应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障生产服务业项目用地,对物流、研发、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业项目用地实行与工业项目用地同等的供地方式。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各类服务业项目建设需占用农用地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优先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对现有的商务楼宇要加大对于现代服务业企业的引进工作。
(7)政府应实行创新的采购政策,而不是倾向于直接补贴产业和企业,或倾向于限制市场竞争。补贴,从短期看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从长远看则会使产业对政府更加依赖;而限制竞争,只能导致企业创新能力的衰退。因此,政府的调控政策应该从直接干涉转变为间接引导,通过不断实施创新政策来扶持现代服务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未来五至六年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框架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紧紧抓住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战略机遇,加大开放力度,推进改革创新,以国际化提升上海服务业能级、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法治化改善服务业环境,着力提升功能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构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让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齐头并进”。
(方建妹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