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资料中心 > 调研文集

关于徐家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日期: 2012-01-30

 

关于徐家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徐家汇街道人大代表组

 

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社区就是要做好公益性公共文化,社区公共文化是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起着塑造社区形象、推动社区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徐家汇街道在社区文化工作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多样化,努力提高社区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学习型街道示范单位”、“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全国特色文化活动广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

徐家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室通过代表联系社区、座谈会等形式对徐家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项工作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主要开展工作

 

一、挖掘整合社区资源是培育公共文化的土壤

徐家汇街道现有居委会29个,户籍居民92226人,外地来沪人员13515人,境外人员10664人。徐家汇的历史,是一部文化发展史。徐家汇是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的窗口,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从上海近代文明发祥的象征徐光启墓到远东第一的徐家汇天主教堂,从百年老校徐汇中学到闻名遐迩的徐家汇藏书楼……,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秉承着悠久的城市历史文脉。徐家汇的今天,是改革成果的缩影。作为上海城市副中心,徐家汇是一个集居住、商业、服务和公共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型社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辖区范围内有5800余家不同类型的企事业法人单位,汇聚了港汇、东方等一大批现代商业设施,吸引了永华、柯达等大型文化企业入驻,加上上海体育场、上海大舞台等公共活动场所,使人们感受到快乐、和谐、蓬勃的都市氛围。徐家汇社区教育资源比较充足,有2所大学、3所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2所中专职校,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有126家。

针对这些资源,徐家汇街道注重两种类型资源的整合。一是阵地资源。和辖区内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社区内的文化广场、大中小学和运动场馆的设施向社区免费开放,目前,可供社区居民无偿使用的共享文化设施总面积近5万平方米。二是人力资源。注重引入各类专业剧团的文化人才为社区服务。目前一些著名艺术家,如杨小勇、黄豆豆、戴小京、刘家桢、沈传薪、高志敏、马美芳、杜迎丽等等,都是街道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员。

二、普及大众文化是巩固公共文化的根基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要求,依托文化活动中心这个主阵地,开展传统文化、民间文化、节庆文化、科技文化和广场文化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努力满足社区公众的文化需求。社区各类文体团队近200支,群文骨干近500名,团队成员5000余人。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以“自主、委托、合作”为发力点,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每年平均开展各类活动达3400余场,参与人次达到50多万。一是结合社区需求,自主办文化。青少年才艺大赛、社区优秀节目展演、头脑奥林匹克亲子趣味赛,徐家汇杯三对三篮球赛、成功人士话教育、传统节日文化等等,这些活动覆盖了社区老中青少幼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二是引进专业团队,委托办文化。随着群众欣赏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对专业性文化的需求,街道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项目委托专业机构运作,先后引进了上海中福会儿艺、上海话剧团、 “金芒果教育机构”、“星舞尚舞蹈机构”等单位活跃在社区,既提升了公益服务的专业性,又满足了多元需求的社会效益。三是成立名家工作室,合作办文化。积极地挖掘名人名家资源,先后成立了“沈传薪音乐名家工作室”、“尚长荣、李炳淑京剧名家工作室”、戴小京为顾问的书画工作室、“朱建中手工艺工作室”和“朱立群纸艺工作室”,这些名家工作室有效地指导了社区文化工作,为居民带来了雅俗共赏的文化品味。

三、打造精品文化是提升公共文化的动力

街道在满足公众普及性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打造品牌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水平。一是激发名人效应,打造名品文化。利用名人资源推出了“社区文化与名人同行”品牌,每周组织居民参与徐汇大众乐团的专业排练,双周举办亲民音乐会;京剧团队每周排练一次,每月举办一次沙龙;黄永生说唱每周举办一次,并辐射到居委,已评为上海市民俗文化艺术之乡;与评弹说唱团合作的满庭芳每周二次,已辐射到全市;手工技艺名家定期开设串珠、编结、纸艺等各类培训班和工艺美术讲座,深受居民欢迎;在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同时,为社区公共文化事业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二是瞄准楼宇受众,打造白领文化。徐家汇楼宇集中、白领众多,服务于白领阶层的白领文化应运而生。街道连续4年举办了“白领文化艺术节”聚集了较为旺盛的人气。作为活动的延续,每月组织一次白领话剧演出,定期举办“白领足球赛”、“三对三篮球赛”等多个项目,开设白领心理压力释放与排解讲座,还成立了“徐家汇左右手话剧沙龙”,现实名登记参与沙龙的白领已有300多人。三是传承历史脉络,打造传统文化。徐家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街道文化中心组建了14支民间艺术活动团体,并以团队为基础在社区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同时,积极挖掘历史文化,成功打造了清唱剧《徐光启》。另外,正在汇编的“徐家汇”系列连环画丛书,包括《土山湾》、《小红楼》、《光影徐汇》、《徐光启》、《马相伯》即将进入出版。

四、延伸服务触角是繁荣公共文化的保障

徐家汇街道积极搭建平台、加强服务,把大文化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一是进小区送民生文化。一方面送辅导到居委团队,帮助他们提高活动质量,每年通过举办“社区群文团队优秀节目展演”,为团队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另一方面送节目到居民身边,每年在小区开展“徐家汇群文团队巡演”,使小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带来的快乐。二是进广场弘扬先进文化。在文化局大力支持下,街道和专业团队共同打造了 “徐家汇亲子广场剧场”、 “徐家汇公园星期六音乐会”、“徐家汇青年白领文化广场”等项目,其中亲子剧场每年举办20场演出,目前已演出百余场,深受少儿和家长的欢迎,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三是进院团邀请专业文化。加强与专业院所团队合作,把文化资源 “请”出来。先后与上海天文台、中科委科普讲师团合作,开办“天之文系列讲坛”和“中医之光健身讲坛”;依托交大、光启小学优秀的科普师资力量,参加“头脑奥林匹克竞赛项目”屡获高奖,成为社区文化教育亮点之一。

 

意见和建议

 

推动社区公共文化发展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必然,需要加强学习、集思广益,以创新的手段和更大的力度推进社区公共文化繁荣发展,服务于各类人群。

一是要加强专群结合,深化专业团队进社区。社区团队在经历了队伍化、常态化的管理后,需要深化社区群文团队的专业化发展。专群结合是推进公共文化专业性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对发展和繁荣社区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目前,团队发展还停留在整合资源为主、团队专业性不强的阶段。通过专群结合的方式,加强联动,投入专门力量,以立项目、做节目的方式开展合作,让更多专业团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中、让更多新颖节目和活动在社区的舞台上找到观众,同时提升社区文化团队的专业水平。

二是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搭建国际民间互动平台。在去年世博会期间,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根据市外办安排,社区群文团队与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文化艺术团体进行了同台交流演出,实现了与社区群文团队以及普通居民零距离互动,使得境内外文化在碰撞和融合中迸发出新内涵。活跃在文化活动中心的 “徐汇大众乐团”在今年5月份赴美国进行民间交流,表演了清唱剧《徐光启》,取得圆满成功,现又收到意大利、台湾邀请。文化已经逐步冲破地域界限,向更广泛的领域发展。新时期下的公共文化发展,要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加强与境外文化团队交流,发挥文化导向作用,宣传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三是要加强文化指导员队伍建设。建好指导员队伍,发挥指导员作用,培育小区文艺骨干,指导社区、小区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内涵,提升活动质量,为居民提供又好又多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