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资料中心 > 调研文集

百万家庭低碳行 垃圾分类要先行

日期: 2012-01-30

 

百万家庭低碳行  垃圾分类要先行

斜土街道人大代表组

 

为传承上海世博会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理念,今年,由市绿化市容局、市妇联牵头,市文明办、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参与的“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项目被列为本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项目计划在未来三年时间内,对全市百万户家庭进行环保知识普及、培训,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斜土街道是徐汇区开展该项工作的试点街道。一年来,斜土人大代表组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收集大量的有关垃圾分类的资料,通过分工负责、明确任务、深入试点、跟踪调研。同步对试点工作开展中的过程、问题,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得以长期推进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一些建议。

一、基本情况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为垃圾分类是后世博城市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是当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实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街道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推进小组,按照“主观引导、主动服务”的原则、“适度投入可持续、总结经验可推广”的目标,制定了《斜土街道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垃圾分类志愿者管理工作意见》、《垃圾分类示范区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

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先后分四批在全街道组织开展。从61日启动第一批5个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至1115日之前初步完成居民区分类试点全覆盖,共计63个居民区,居民约26120户(商品房37个、老公房17个、售后房9个),涉及垃圾库房77个,(老公房居民占52.4%、商品房38.6%、售后房8.9%)。累计投入已经超过100万元。

经过近半年的试点,斜土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比较高,参与率和分类的正确率有所提升。20111-11月份垃圾总产量为16692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45%,其中610月垃圾总产量9137吨,同比下降7.28%,日均产量从52.86/日下降到49.98吨。

二、主要做法

1、做好宣传培训工作。一是通过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张贴海报、垃圾分类标示牌,滚动电子显示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提高居民意识,基本做到家喻户晓,群众广泛参与。共印制宣传折页3万份、制作宣传展板630块、横幅63条及干湿垃圾分类标示牌154块,并在《斜土社区报》上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连续报道和科普宣传。二是组织对志愿者、垃圾库房管理员、小区物业经理、全体居委书记主任、卫生干部等相关人员开展垃圾分类知识与工作要求专题培训,共开展各类培训20余次;结合“绿色帐户”活动每月开展垃圾分类社区宣传。

2、做好分类准备工作。对试点工作垃圾分类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采用干湿分类结合专项回收的“2+N”的模式,居民家中以干湿分类为起点,便于居民理解和操作,市民相对便于接受。根据垃圾分类要求,按小、中、大三种不同规格分别为居民家中、商品房楼层、垃圾库房配置湿垃圾桶,共计投放入户湿垃圾桶26400个、楼层湿垃圾桶1820个及库房公共区域大湿垃圾桶226个;配置废旧衣物专用回收箱13个。

3、做好队伍建设工作。街道完善小区生活垃圾库房管理员专职专管制度,组建垃圾分类专职志愿者队伍,招募志愿者约150人,其中由垃圾库房管理员兼职超过50%。志愿者在每天早晚垃圾投放高峰时段,对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开展现场指导和面对面宣传。建立各类垃圾产量、居民参与、分类收运、宣传活动等工作台账,分别由专职志愿者或专管员负责记录,并作为居民奖励、示范小区评比等工作相关依据。

三、问题与建议

在垃圾分类课题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垃圾分类试点不是简单增加政府补贴,增加一个处理环节,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漫长的全民运动。因此,必须由点及面,循序渐进,耐心推进,持之以恒。在分类推进的过程中,感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提出两点建议

1、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还不够强。

垃圾分类试点在斜土街道只是刚刚起步,街道虽然初步完成了区域内的试点“全覆盖”工作,但是真正开始垃圾分类实践的时间非常短,许多居民尚没有完全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参与率和正确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垃圾分类对于居民来说,虽然增加的工作量并不多。但与居民长期形成的观念和生活习惯,还是大相径庭的。虽然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比较高,但是将垃圾分类从意识形成到习惯养成还需要时间,知晓不等同于支持、支持不等同于参与,垃圾分类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持久地进行宣传,要真正做到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做很多工作。

建议:强化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也可通过立法来提高垃圾分类的执行效果。这既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提倡,也需要媒体持续深入地宣传;既需要高密度、高频次的传播“轰炸”,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在宣传要能覆盖全社会各阶层的人群,重点突出三类人群:持家的老人和妇女、在校的学生和儿童、流动的新上海人和保姆钟点工。在宣传载体上,从单一的板报、版面等平面宣传扩大到报纸、电台、电视台乃至新兴的网络媒体。

2、物业公司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总体上讲,小区物业公司对垃圾分类工作还是支持的,但是垃圾分类明显增加了物业公司的工作量,垃圾库房从单纯的垃圾储存空间变成了开展二次分拣的工作间。许多小区垃圾库房管理员普遍兼职小区道路、楼道清扫等工作,全天候进行垃圾分拣大大增加了其工作量;特别是一些楼层设置垃圾桶的商品房小区,垃圾收集的次数、投入的垃圾袋等成倍增加,这些投入的人力和资金无法作为成本向业主分摊,个别小区工作推进缓慢。

建议:搞好垃圾分类要理顺政府、企业、居民的三者关系。首先政府在垃圾分类中起到主导责任,应该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程物流系统,实现真正减量。应该从垃圾减量节约经费中拿出一部分建立垃圾分类专项基金,用于激励街道、单位、物业和社区居民;其次,物业和环卫在垃圾分类中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物业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纳入行业服务内容,成为物业的自觉行为。环卫收运企业应该建立分类收运监管机制,规范作业行为,接受社会监督;其三,广大社区居民在垃圾分类中应承担公民责任。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居民应该承担部分垃圾分类产生的物业服务成本。

四、今后工作的思考

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提出持续推进居民源头分类,提高参与率、正确率和分类质量为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完善三项措施的想法。

1、抓好三支队伍。

一是抓好党员楼组长队伍,发挥好党员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小组会、楼组长会议等进行宣传动员,把党员编入志愿者队伍,起到示范效应。利用他们熟悉小区情况,与居民关系融洽的作用,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二是抓好分拣员/志愿者队伍。分拣员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最为关键的一支队伍,对垃圾二次分拣,保证质量至关重要,要采取教育、培训、奖励等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志愿者指导员逐步过渡到由分拣员担任;三是抓好分类督导员。从党员楼组长中挑选出分类督导员,加强对居民参与性情况(特别是居民的参与率、正确率等情况)、二次分拣工作情况记录登记,定期张榜公布,为落实居民垃圾分类激励机制打好基础。

2、完善三项措施。

一是继续提升、完善小区垃圾库房等设施。建立标准化、人性化的垃圾库房对垃圾分类也有促进作用。应该投入一定的经费对居民区垃圾库房照明、自来水设施进行检修与改造。对库房不锈钢大门进行翻新,一些没有开设小门的垃圾库房应该按照要求重新规范设置,为所有试点小区配置并安装废旧衣物专用回收箱。

二是改善宣传形式,突出重点对象。加强“小手牵大手”学生儿童垃圾分类教育,突出对持家的老人和妇女的宣传教育,通过演讲、知识竞赛、达人评比等活动开展形式多各样的宣传活动,用身边人带动身边人,熟人感化熟人的传统方式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热情。加强对流动性较大的新上海人、保姆钟点工的宣传教育,消除宣传工作的盲点。

三是改善监督考核。加强对志愿者和库房管理员工作的监督、管理,如安排督导员进行定期巡查,提高志愿者工作的责任心。规范指导和二次分拣工作,确保湿垃圾分类的质量和数量逐步提升。以定期巡查结果与各类工作台账记录为依据,对工作优先的居委会、物业、志愿者进行适当奖励,调动相关工作单位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大绿色账户中奖品的投入,吸引和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素质都密切相关,需要集思广议,不断的完善制度设计,改进工作措施,需要全体市民支持理解和参与,整合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地把这项工作扎实持续有效的推进下去。

斜土代表团“垃圾分类”调研工作得到街道、相关居委、小区物业和居民的积极支持与配合,课题组在此深表感谢。由于课题组在对垃圾分类工作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学习还比较肤浅,报告中难免有所疏漏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