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效提高居民区管理水平的调查与思考
日期: 2012-01-30
对有效提高居民区管理水平的调查与思考
龙华街道人大代表组
随着上海城市基层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区已经成为城区管理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要提高居民区管理水平,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健全,人民安居乐业的氛围。近年来,龙华社区结合自身特色,以居民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着力加强居民自治建设,切实提升居民区环境秩序、居务建设、物业管理、志愿者参与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使居民区综合管理面貌得到了一定改善。
按照年初工作的计划和要求,龙华代表组深入居民小区,采取问卷调查、实地察看、召开居委会书记、主任、物业管理单位、部分业委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就推进基础社会管理效能,有效提高居民区管理水平等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和思考。
一、目前居民区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居委会工作开展基本有序,但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还有差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区自治组织已经成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平台,其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居委会的服务开展是否能够赢得居民的满意,是衡量一个居委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根据调查发现,居民对居委会的日常工作比较了解,73.8%的居民对居委会办公室、活动室等场所日常管理、环境卫生等情况比较满意;62.6%的居民认为居民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在居民生活中发挥了较好作用。同时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居民对居委会基本职能、居务日常开展情况不太了解。近三分之一的居民认为居民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作用发挥一般。在“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居委会日常业务及活动开展情况”问题的调查中, 98%以上的居民仍通过传统方式了解居委会工作情况,其中28.9%的居民通过各类会议,34.2%的居民通过各类活动,35.3%的居民通过小区宣传栏这一渠道。这也说明居民自治组织的工作内容、如何丰富居委会信息传播途径,以适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二)居委会成员结构不断完善,但社会工作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加强居委会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而加强居委会建设、提高小区管理水平,归根结底需要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来落实、实施,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居委会成员队伍对于社区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就目前居委会成员、社会工作者人员的整体情况来看,人员结构仍需完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龙华社区现有居委成员120人,近年来,男性无论是在委员、还是在主任层面都有了增长,但是女性仍占有绝对优势,女性委员占总人数的68%,女性主任占总人数的62%。在年龄结构上,社区工作人员年龄老化现象比较明显,35岁以下的青年社区工作者仅占总人数的6.7%,书记和主任年龄平均56.6岁。在年龄分布上,50岁以上的工作人员占据了绝对优势,尤其是居委会主任,90%以上为50岁以上年龄。这种情况在居委会实际工作中比较普遍,利弊也都非常明显,利在于社区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化解起到推动作用;弊在于年龄结构过于老化,不利于社区工作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同时也不利于三年一届的居民区直选、党组织换届等工作的延续。学历分布上,受过高等教育的社区工作人员较少。目前,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社区里文化水平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年轻有为的居委会委员、社工不多,这也是当前我国居委会存在的普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目前居委会成员仍是职业化的工作岗位,没有广泛地发动起来社区居民的志愿参与热情;而职业化居委会工作待遇较低,社区工作对优秀人才、年轻干部吸引力不强,已有一些竞聘进到社区的优秀人才,因为不满意社区的待遇和个人职业发展空间而自行离职。
(三)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但在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上还有差距
物业管理是居民小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与老百姓生活联系最为密切、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领域。此次调研中也发现在居民区物业服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安保不到位占29.5%,维修不及时占23.5%;沟通不畅占19.7%。而“居委会应该在小区中发挥怎样的组织协调作用”这项内容,极为集中的反映出要求居委承担联合业委会、物业进行组织协调功能,占74.2%。目前龙华街道的社区类型较为复杂,主要有售后房、公房、商品房三种类型,按照区域大党建的要求,已于近年逐步推广的物业管理党建联建工作机制,龙华社区作为全市近年推广的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机制的较早试点社区,自2008年成立社区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工作指导小组,旨在发挥好党组织协调各方的组织优势,整合社会多种资源,为形成住宅小区综合管理的机制搭建平台。2010年3月起,通过在机场新村和龙六居民区这2个普通居住条件的居民区开展综合管理工作提升的试点,进一步开展了一些有益尝试,更确立了物业党建联建机制在居民小区综合管理水平提升中重要地位。
(四)志愿者队伍日益庞大,但长效机制建立和有效性体现还有待提高
社区志愿者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重要标志,也是发动群众关心社区生活、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途径,在社区发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志愿者队伍得到了不断壮大,已经成为了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志愿者的活动还没有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与体系,问卷显示,关于“当前小区居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如何”,认可的评价只占48.6%,认为积极性一般的占48%,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志愿者只在特定日开展活动,志愿者的队伍建设、功能发挥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志愿服务队自我管理、自主运作能力不够,部分志愿者队伍仍存在着政府管理层面“要我建”的情况,自身积极性有待加强。
(五)小区市政管理设施逐步改善,但与城区建设水平发展的匹配性还不够
龙华社区的居民小区中售后房和公房小区32个,建筑面积占总量的62%以上。但龙华地区大部分居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加之生活水平及经济承受能力偏低,使其消费观念比较滞后,对居住小区和物业管理的认识和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同时这类小区以及商品小区多少都存有类似市政管理设施基础落后、工作难度大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矛盾是:车辆管理问题,私家汽车越来越多,停车难、行车难问题日趋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整洁和居民出行;维修基金问题,一些楼房产权结构复杂,建设监管滞后,致使一些老楼开发商未向房管部门交纳房屋维修基金,即使缴纳房屋维修基金的,使用机制也不完善;物业费收缴难问题,由于部分居民把房屋漏雨,配套不齐,设施损坏及硬化、绿化问题的情绪发泄到物业管理中,以此为由,拒绝交费,甚至带动多户不交费的连锁反应,恶性循环,不利于物业管理的良性发展。
二、对进一步提高居民区管理水平的思考和建议
加强基层社区的建设,离不开对居民区治理结构的清晰和完善,在推进社区民主自治的前提下,由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必将推动居民区管理水平的提升。社区治理结构也决定了居民区党组织对居委会、业务会的领导核心和指导协调作用。
(一)进一步完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机构,加快自治能力建设步伐
1、完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结构,强化居委会自治能力
目前社区居委会社工人员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待遇,吸引年轻化、高学历、高水平人员的加入。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每年参加至少一次培训,其他成员任期内至少要参加一次培训。要组织社区居委会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社会工作知识,帮助大家掌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一心为民的精神。二是要鼓励社区居委会干部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支持大家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不断提高服务素质。三是要关心社区居委会干部的成长进步。要积极培养,把优秀社区居委会干部发展成为党员;要积极推荐优秀社区居委会干部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对工作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居委会干部,应及时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四是要结合社区工作者给以事业编制工作的深入,在居委会干部个人成长与发展中形成良性竞争激励机制。
2、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供小区居务公开水平
社区信息化是加强和改善基层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成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平台和基础环节,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工作需要社区协助完成或直接办理。而要完成繁重的社区管理任务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因此有必要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公共数据交换平台。而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吸收和培养社区信息化建设队伍。通过对社区信息化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建立起一支既懂社区业务又能熟练操作、使用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队伍,以便充分利用和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和功能,真正做到降低工作成本,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机制,提高小区管理主观能动性。
1、加强联建机制的完善,解决小区突出问题
在目前物业管理党建联建机制已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落实,要以解决社区突出问题为抓手,落实具体责任人,以居民满意程度为考核标准,加强考核体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抓住社区党建联建全覆盖的有利契机,建立党组织、楼组党小组、业委会委员和物业管理人员中党员骨干联手互动的工作机制,使楼组党建、业委会和物业党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努力做好物业小区的矛盾预防与调解。街道、房管办、居委会要抓好相关处置突发物业矛盾纠纷的预案,加大对物业小区的社情信息的收集和研判,及时对物业矛盾进行调解,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龙华社区在工作开展中以物业管理中“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收费不规范”和业主委员会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努力为居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满意。比如,龙六居民区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从解决问题入手,在服务群众中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以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赢得群众满意。利用“三步走”,即第一步采集民情民意,重点整理出一批居民群众呼声强烈、反应迫切意见集中的问题;第二步由居委会牵头,三方对搜集上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并向涉及该类问题的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制定整改方案;第三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并实施,同步由居民反馈效果给三方。这一“三步走”工作模式,使龙六居民区对于居民关注、反映较大的顽症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上下互动梯次推进的“组合拳”局面,做到了社会效益、改善民生、和谐共赢三统一,效果显著。
2、加强联建效应的深化,加大党组织对综合管理水平的渗透
坚持党组织“三会”制度,以“党员议事会”为切入点,使更多党员了解小区情况,主动成为 “谋士”、“卫士”和“护士”,疏通群众思想工作,共谋小区管理问题;鼓励开展楼组党建工作,把小区党员居民组织起来,加强自我管理和互帮互助。加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者之间的相互渗透。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居民区党总支从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主动介入业委会组建工作,把好业委会的人选关。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和党员业主,坚持把政治素质好、公益心强、有奉献精神、威信高的党员业主选进业委会。二是居委会要主动配合好街道物业管理科室和房管办开展工作,主动牵头做好业委会成立与换届时的人选推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三是引领业委会建设,提升小区的自我管理水平。制订一套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确保了业委会工作的有序规范;设立社区物业专管员或联络员,解决好业委会重大问题。运用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改善社区管理水平,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构建。比如,机场新村在居委、物业、业委会“三位一体”开展工作的进程中还形成了“一三四五”工作机制,即每一个月召开一次碰头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小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联席会议,调查研究小区在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实际解决居民所关心的问题;每周四由居委牵头组织,物业、业委配合,居民楼组长及广大志愿者参加的共建美好家园义务劳动;每月逢五,党支部号召并组织小区党员和积极分子参与的“献爱心,作奉献”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从机场新村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不仅停留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而是进一步深化,“先议事、后行动”,在社区中充分整合各种资料,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管理动员机制。
(三)激发党员参与小区管理的热情,进一步健全社区志愿者长效运行机制
1、通过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带动社区志愿者建设
通过组建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促使广大党员的积极参与志愿者建设,从而带动整个社区志愿者建设,是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关键。要广泛动员在职的、离退体的党员同志,吸纳愿意并有能力参与服务的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居民区党组织要按照街道党工委制定的统一党员志愿者报名表,建立党员志愿者信息库,对党员志愿者的资料进行审核、登记、注册,全面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同时党员志愿者队伍结构要体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行业领域,特别要努力吸收有专业技能的党员参加。要根据党员岗位、特长、分布和志愿等情况,在社区范围内组建数量足够,包括宣传教育、帮困资助、就业帮扶、法律援助、治安巡逻、医疗卫生等各类别的服务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同时社区党支部还要充分利用离退休党员这一有力资源,发挥他们的余热,可以让离退休党员与社区问题青少年、困难家庭进行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地提供志愿服务。
2、通过多形式活动、服务阵地建设,激发社区志愿者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每个居民的参与,而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服务阵地建设,激发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进而带动全体居民,形成“人人关注社区、人人服务社区”的局面是开展此项工作的有限途径。服务阵地建设是推进志愿者活动长效化发展的关键,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拓志愿者服务阵地:一是依托街道社区服务组织,如政务受理中心、疑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以及福利院、敬老院等部门和机构,为驻地单位和居民群众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依托社区各单位的活动场所,建立志愿者服务阵地;三是探索一条开放式社会化服务渠道。以服务社区困难党员和群众为重点,开展结对帮困、结对助学、结对助老、结对助残等上门服务活动;四是利用社区公园等地,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法律咨询等综合便民服务活动。通过社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不断开拓阵地建设,促使志愿者活动辐射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