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crumb.png 首页 > 资料中心 > 调研文集

创新管理模式 服务外来人群

日期: 2012-01-30

 

创新管理模式    服务外来人群

漕河泾街道人大代表组

 

近年来,随着上海外来人口规模的日益扩大,外来人口的管理问题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俞正声同志指出:当前,上海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要特别关心外来务工人员融入上海的问题,通过公共服务政策的逐步完善,让外来务工人员得到更好的服务和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漕河泾社区位于徐汇区中部,面积5.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万,辖区内坐落着铁路上海南站、长途客运南站、旅游集散中心等大型交通枢纽。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漕河泾社区正由传统的城郊结合部向新兴的现代化交通集散地和人口导入区转变。作为外来流动人员较多的社区,如何创新管理体制,使社区外来人口的管理规范化、有序化,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逐步为他们提供市民化服务,保持外来人口与城市本地人口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使他们进一步融入社区,是社区党工委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本社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漕河泾特色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方式进行了总结。

一、社区内外来人口基本情况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最新数据统计,社区现有流动人员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近30%。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外来务工人员,在南站、长途客运、小区、单位从事物业保安、环卫清扫、建筑装潢、废品回收等服务性行业,很多人居住在集生产、仓储、居住为一体的“三合一”城中村内,这样的城中村在社区内共有夏城路、张家园、七号地块(石龙路79弄)、王家厅等4个,住有外来人口2000余人。以夏城路168号区域为例,现共出租房屋300多间,房间平均面积15平方米,大多居住23人,房租平均350元每月。目前共居住有586人,其中,安徽人约占30%,江西、江苏人各占10%,其余分别来自山东、河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外来人员多以家庭为单位承租,家庭成员在沪主要从事环卫、保洁、家政、卖水果、开杂货铺、长途客运、超市收银员、工厂做工等工作,很多家庭有1名以上子女,大多适龄子女基本都已在附近学校就读。

二、社区内外来人口集聚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来人员集聚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全。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基本上还是保留着自然、自治、自给的状况,特别是区域内消防器材缺失、过期、破损现象严重。

2.违章搭建公开化。电线老化破损、私接乱拉,消防通道堆物,易燃易爆品随处堆放。

3.人员成分复杂化。租住人员主要是低收入的外来打工者,身份及从事行业复杂,有的出租房屋甚至成了一些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藏身之处。

4.区域管理缺失化。租住人员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意识淡薄,特别是违规使用伪劣液化气罐现象严重。

5.生活环境无序化。外来人口大多仍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相对粗放,比如,养鸡养鸭,拾捡废品,乱扔垃圾,车辆乱停乱放等。

三、漕河泾社区管理、服务外来人口的经验和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及外来人口集聚区域在消防、治安、公共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社区主要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由街道综治中心牵头,各条线共同参与的定期会商制度和不定期排查整治制度,形成在街道领导下,由居委会、片区民警、协管队员、承租方管理人员组成的“四位一体”管理体制,每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情况,研究问题,落实措施,回应需求,并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固化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2.加强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对辖区外来人员聚集地开展排摸,核对登记实有居住人口和实有房屋数量,列表造册,掌握第一手资料。组织专人负责该地区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工作并及时更新、校验,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对于流动人口证件进行集中办理,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网络。与房主签订管理协议,主动登记人员变动情况,形成民警、社保、居委会三方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实施多形式的管理模式,完善协管员、居委会干部、楼组长、平安志愿者多方协作的管理网络,通过走访调查,及时了解人口变动情况。广泛听取外来务工人员代表意见,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大厅专门设立了外来人员登记窗口,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办理相关证照、宣传法律知识。

3.加大投入力度,消除治安、消防隐患。

从治安、消防隐患入手,投入资金,加大对城中村的基建改造力度,安排人员,改善日常市容管理。在治安方面,加强源头管控,杜绝危险人员。指导并监督承租方从源头上设立准入门槛,切实做到“一看、两问”,即在签订租赁合同前,与承租人见面约谈,详细了解承租人来历、从事职业等,坚决不把房屋出租给高危人员或从事不正当职业的人。同时,在合同中明确了注意防火防盗、保持环境卫生、杜绝不文明行为等规定,在合同履行期间一旦发现承租人的行为可能产生不安定因素,坚决予以清退。在消防方面,加大投入,配备大量消防灭火器材,设置临时性水箱、储水罐等,购置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注意消防安全等提示,制作逃生路线图发到每家每户。在市容方面,增加公益服务投入,每年免费为居民个人的液化气罐更换橡皮管,聘请门卫和保洁人员,开设便民小卖部,设立临时菜点,划定自行车停放线,配备烧热水设备等。

4.组建居民自治组织,推动外来人员自管自治。

调查显示,外来人员居住地大多呈现地域化的集聚性,外来人员多以家庭为单位承租,彼此之间老乡的观念较为浓厚。针对这个特点,我们选取了一批热心于公益,在乡亲邻里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组建了一支由房东、房客、企业等相关责任人和志愿者组成的外来人员自管队,作为信息员、检查员、监督员。对地区内部治安、消防等情况定期进行巡查,重点检查液化气罐、灶台、老化电线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发现影响邻里环境等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按要求填写治安巡查、问题整改台账。同时,针对该地区消防隐患较多的现象,成立居民消防志愿队,及时查处消防通道内堆物、乱拉电线、使用伪劣液化气罐等行为。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形式,既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也发挥了外来人员自管自治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辖区的治安、消防、市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与此同时,街道社保、民政、司法等部门认真查处侵害流动人员权益的行为,排查调处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纠纷,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培训,增强流动人员法制和安全意识,对于因就医、就学、突发意外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根据政策给予相应补助,让其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5.发挥人文关怀,满足外来人口精神需求。

要让外来人员真正融入社区,成为新上海人,除了关注他们的安全、保障等基本需求之外,还需要更多的精神和人文关怀。因此,我们依托辖区内家庭文明指导中心、九点社工站、流动人员计生工作站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社团优势,开办了沪语学堂、家政服务、安全生产、家庭护理、烹饪、母婴护理等课程,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家政服务社先后开办了母婴护理、家政服务、布艺编织、烹饪等职业培训,为180名外来嫂、外来媳提供了免费的学习机会,让服务员在工作中不断充实提高服务技能,先后为社区家庭成功牵线60户,服务员队伍发展到45名,一方面为外来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了专业化、低偿化服务,达到了双赢效果。九点社工站的沪语学堂在招收外企新上海人的同时,也不忘那些生活在城中村的外来务工青年,一句“侬好”、“饭吃过伐”拉近了本地青年和外来青年的距离,原先的陌生感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同龄人共有的青春与活力。

作为外来流动人员较多的社区,漕河泾社区将继续研究城郊结合部、大型居住区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建立更加合理的资源调配机制,深刻领会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通过创新对外来流动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与服务,以方便、快捷、周到的人性化“一条龙”服务为载体,构建起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以及精神、物质、文化、法律需求的常态化、动态式服务管理平台,强化他们参与社区的角色意识,切实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十二五”时期漕河泾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