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调研报告
日期: 2013-12-09
关于本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调研报告
徐汇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
近年来,随着徐汇区经济转型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活跃,一批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和文化企业入驻徐汇。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在区内不断积聚,新媒体、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适用,知识产权已日益成为企业创新活力与话语权乃至区域竞争力的象征和体现,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越来越多,自然传递到终端的司法诉讼处理中来,对知识产权的司法需求也与日俱增。
为了解本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情况,支持和促进区法院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用,进而为本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
一、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开展情况
徐汇区知识产权审判庭于
(一)知识产权案件增长快速,审判绩效明显提升。2011年知识产权审判庭成立当年收案286件,2012年增长至648件,增幅达126.6%。2013年1月至8月收案已达709件,居全市设有知识产权庭的基层法院首位,并呈现出著作权案件比重大且持续走高、商标案件多涉知名品牌、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多样化、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案件增长快、关联诉讼案件大幅增加等特点。对此,区法院构建了审理“精品型”案件的培育机制,全面强化审判管理。建立以审判质效评估制度为抓手的管理模式,重视并强化对各类指标数据的动态跟踪,确保审判公正、高效、规范运行。同时对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调研探讨,加强对大、要案和新类型案件的分析研判,并开展精品案件宣传,以精品案件的审判推动知识产权司法的完善。2012年,上海法院精品案例、优秀裁判文书和示范庭审评选中,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分别有1件案例、2篇判决书、1件庭审入选。此外,有1件案例入选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例,2起案件入选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今年上半年,区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结案达95%,结案率同比上升了74.35%。
(二)完善了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衔接制度。区法院与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就执法主体资格、证据保全、《行政强制法》实施后行政强制手段的实施等多个专题积极开展探讨,并就行政执法与司法“二法衔接”工作形成合作机制;与区工商分局、公安分局、检察院等机构就建立案件快速移送机制展开合作,在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的同时,确保依法追究侵权者的刑事责任,同时保障知识产权所有权人及时获得司法救济途径;与区科委、知识产权局、信息服务协会、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关政法部门等九家单位召开十次联席会议,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发展和司法保护需求的交流会商制度;调研形成了《涉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报告,受到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提高法制宣传效果,营造了尊重知识产权氛围。区法院定期开展集中宣判活动,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2013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对上海水田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诉“钱柜”、“好乐迪”等11家KTV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第一财经诉激动网侵害《今日股市》和《头脑风暴》等节目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公众关注度较高的案件,组织进行集中宣判。通过解放日报、上海法制报、新民晚报、中国法院网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同时通过为企业搭建相关法律学习咨询平台、“徐汇法院”官方微博访谈、提供知识产权管理司法建议等形式,有效协助企业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
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区法院在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成绩显著,但在调研中也了解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案件类型复杂且新问题层出不穷。从收案中反映出知识产权案件涉及领域广、类型复杂、专业性强,证据庞杂、审理难度大,对法官的审判专业知识广度深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新类型案件的不断涌现,在案件中经常出现疑难复杂的新问题,如互联网电视机生产者、销售者、内容提供者之间侵权责任的认定;网络游戏的“私服”、“外挂”行为的刑事责任判断、网络销售合理使用他人商标界限的确立等。并且,其审判结果将会对相关产业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因此亟需培育更多的精品案件,专家型法官,以更好地提升案件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与相关单位沟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的沟通机制仍需磨合,尤其是顺应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快速升级、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发生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及时沟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衔接仍不够紧密,还需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沟通协调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知识产权法制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知识产权审判影响力相对有限,公众知晓度和关注度不高、社会尊重理解知识产权审判氛围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仍然存在。宣传手段和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仍需不断改进和提升。
三、相关工作建议
代表们认真听取区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情况汇报后,充分肯定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实践。要加强和改进司法作风,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坚定信心、坚定信念、坚定信仰;坚持不轻信自我,不盲从过去,不忽视小节,经受住各种利益和诱惑的考验,维护司法权威,捍卫法治尊严;要加强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学习,努力熟悉各交叉领域专业知识,并选择一个领域深入研究,进一步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法官,并抓好司法能力的结构性提升,着力培养一支具有一流水平的知识产权法官队伍。
二是加大精品案例培育力度,不断优化审判管理制度。切实建立精品案件的发现机制、总结机制、激励机制,对办案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并总结;注重发挥资深法官作用,梳理不同类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思路及审判心得,并以业务学习的方式,传授经验;严格贯彻新民诉法规定,保障知识产权审理中的程序公正,提升审判质量和水平;充分充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扩大社会影响力;根据不同企业所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进一步为企业搭建互动交流平台,提供针对性法律服务。
三是完善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坚持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只有法治才能包容多元社会的复杂性,只有法治才能提供转型社会的确定性,只有法治奠定党治国理政的长期性。要依法破解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难题,完善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会商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学习,学研结合,发挥专业领域科研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打造徐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品牌,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保驾护航,积极回应区域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的新要求、新期盼。
(课题组成员:陈高宏